
血脂不高,就胆固醇高!需要吃药吗?
血脂不高,就胆固醇高!需要吃药吗?
在门诊或病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提这样的问题:大夫,我的血脂不高,就胆固醇高,要不要吃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说说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的总称, 是人体的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所以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任何一项的不正常,都视为血脂异常。 只是在医生的诊断里会写的更具体详细些,比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等。
在医院或查体中心完善的血脂化验分有几种:
1、最基本的有两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简单查体)
总胆固醇(TC)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和 甘油三酯(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
2、进一步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如果在综合性的大医院或血脂代谢病专科就诊,还会有项目更多的化验项目,比如:
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B(ApoB)、 脂蛋白-a(LP(a))
上面各指标数值因各个医疗单位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正常参考可能会有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但是这些参考值是“正常参考值”,也就是指正常人群的参考值。
如果你是属于患有疾病的人群,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这就不属于正常人群,那么血脂的化验结果是否正常,就需要医生的帮助来指导判断正常与否、是否需要治疗。
01 胆固醇是什么?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简单理解:血脂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提供能量、参与细胞膜代谢、体内重要激素的原料。没有血脂,生命活动将不再继续。
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身体代谢正常的情况下,在血浆里的水平有一个正常范围。
超出正常范围,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动脉硬化、特别高的甘油三酯会使胰腺炎的发生机会增加等等。太低的血脂水平对身体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多见于营养不良的情况)。
02 血脂怎么会出现异常?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血脂出现异常。比如合成过程中出现代谢原料的问题、参与代谢的酶、数量不够?工作状态不佳?等等的问题都会出现血脂水平发生变化。
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是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而来的。
食物在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液,从而成为血脂。摄入的多少、吸收的好坏也都有可能影响血脂的水平。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二者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
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取了脂类物质后,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量便会随之增加,此时血脂水平就会有所升高;但由于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肝脏内的脂肪合成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血脂分泌量减少。
相反,如若在进食中减少对外源性脂肪的摄取,那么人体的内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会加快,从而可以避免血脂水平偏低,这样能使人体的血脂水平始终维持在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而正是由于这种制约关系的存在,人体的血脂水平才能够良好地维持在稳定状态。
若是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则会造成血脂升高,诱发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03管住“坏胆固醇”是预防心梗的核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