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不好,不想手术?这样做拯救你的膝盖
膝关节炎的疼痛常发生于晨起,稍微活动后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了疼痛又会加重,尤其是在上下楼梯、下蹲时症状更加明显。
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时,关节还能感觉到僵硬。天气变冷、活动过多时,可发生关节肿胀、疼痛,有时候还能感觉到摩擦或“咔嗒”声。由于关节疼痛导致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甚至平地行走都困难。膝关节炎是由于年龄、肥胖、劳损、创伤、先天性关节异常、畸形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加重,没有了软骨的保护,走路时骨头磨骨头,骨头最外面的骨膜及周围的滑膜上神经丰富,从而引起疼痛。

?
当被确诊为“膝关节炎”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得做手术?”“需要把关节都换掉吗?”其实不用太恐慌,对于膝骨关节炎,总体治疗原则是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阶梯化及个体化治疗:保护膝关节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只要有心注意,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有损于我们的膝盖健康呢?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①避免爬山、上下高层楼梯以及各种反复蹲跪等负重运动;
②避免久坐不动,膝关节需要适度运动,预防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动度;
③避免穿高跟鞋,穿舒适、具有有减震功能的运动鞋;
④控制体重: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应保持标准体重 ;
⑤急性疼痛期尽量休息,减少活动,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协助活动;
科学适度的运动
科学适度运动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柔韧性及加强平衡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关节僵硬,还可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科学适度运动锻炼是预防或治疗骨关节炎的重中之重。
①低强度有氧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 ;
②进行有关肌肉或肌群的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具体动作戳文了解→看多了勾脚抬腿,你知道这些锻炼也对膝关节好吗?
③膝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做屈伸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
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的目的。常用方法包括:水疗、冷疗、热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不同治疗方法适用人群不同,但目前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的使用尚存一定争议。
合理的药物治疗

很多人因为听说“止疼药伤胃、上瘾”,即使腿疼得受不了,仍旧不敢、不愿吃止疼药。其实,现代医学对于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疼痛,都有相应的药物和管理工具,力求在控制疼痛的同时,尽力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是膝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具体用药详情可戳文了解:膝盖疼吃止疼药有讲究,骨科专家教给你
关节腔注射药物: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几丁糖、玻璃酸钠等,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
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包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等。其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作用缓慢,收效有限,需长期服用,尚存在一定争议。
抗焦虑药物:可应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中成药:目前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疼痛、延缓膝骨关节炎的疾病进程、改善关节功能,但尚存在一定争议。
以上便是膝骨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方法,具体落实到药物使用、个性化治疗上,还是要咨询医生,必须是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您如果出现了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将疾病控制在初期,不使其继续发展,将其对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相反,如果任其发展到晚期,造成关节疼痛反复加重,关节结构破坏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了,直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就得不偿失了。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是膝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具体用药详情可戳文了解:膝盖疼吃止疼药有讲究,骨科专家教给你
关节腔注射药物: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几丁糖、玻璃酸钠等,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该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
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包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等。其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作用缓慢,收效有限,需长期服用,尚存在一定争议。
抗焦虑药物:可应用于长期持续疼痛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尤其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中成药:目前有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疼痛、延缓膝骨关节炎的疾病进程、改善关节功能,但尚存在一定争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