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形形色色的“疣”吧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手背、手掌或脚底长出一个硬硬的、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或皮色的疙瘩。老百姓把这个疙瘩叫做“休子”、“刺瘊”、“瘊子”,其实它是病毒引起的,称作“疣”,有20%以上的人曾得过此病。
一、什么是疣?
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黏膜上数目不等的赘生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到青壮年时期最高。疣的发生和机体免疫有重要关联,如恶性肿瘤、白血病、肾移植、红斑狼疮病人中疣的发病率增高明显。根据疣的外观和发生部位,将其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疣)。
疣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所引发,已知HPV的有100余种基因型,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不同基因型HPV倾向于引起不同的疣,但并非绝对。
二、形形色色的疣
1)寻常疣
俗称“瘊子”或“刺瘊”,中医称“千日疮”,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其好发于手指、手背。多由HPV1、2、4、27、57型感染引起。皮疹起初为针尖大小后逐渐扩大到黄豆大小或更大,,一般表面粗糙不平,质地较硬,摩擦或刺激时易出血。若发生于指甲边缘,称为“甲旁疣”,其根部常位于甲板下。此外,手部寻常疣者要格外注意避免搔抓其他皮肤,否则容易因病毒接种而传染。
2)扁平疣
好发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颜面、手背及前臂,多由HPV3、10型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稍隆起皮肤表面的肤色或浅褐色皮疹,米粒至绿豆大小,表面光滑,大多成片出现,有时沿抓痕呈线条状排列(即“同形反应”)。
3)跖疣
是指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其发生可能与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相关,多由HPV2、27、57型感染引起。皮损起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表面粗糙,灰黄或污灰色,境界清楚。若用小刀剥去其表面的角质,可见到疏松的角质软芯,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4)尖锐湿疣
主要发生于生殖器、尿道及肛周部位,多由HPV6、11、42、43、44等感染引起,一般认为是性传播疾病,少数情况下经污染的内裤、浴盆、浴巾、便盆而感染。女性HPV感染亦有诱发宫颈癌的可能,根据感染后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大小,HPV被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HPV感染女性需要定期检查子宫颈有无癌变,尤其高危HPV感染者。儿童尖锐湿疣近年来时有发生,除不法分子性侵致病外,亦可因家长或儿童自身手部搔抓生殖器将手部寻常疣病毒播散至生殖器部位而感染,需要格外注意。起初表现为针尖样小丘疹,渐渐增大、增多,形成乳头状、菜花状、杨梅状或鸡冠状增生物,形态、大小不一。少数病人皮疹过度增生,形成“巨大尖锐湿疣”(直径大于3厘米)。
如果您的身体皮肤出现了类似的皮疹,一定要及时来正规医院就诊噢!
本文是王秀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