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希诺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我骨质疏松医生抽我好几管血有必要吗?
497人已读
1. 区分骨质疏松的类型
例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如 BGP、CTX)明显升高,说明骨转换率快,常见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旁亢」、骨肿瘤等)及绝经后骨质疏松(即「原发Ⅰ型骨质疏松」);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明显降低,说明骨转换率慢,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原发Ⅱ型骨质疏松)。
2. 预测骨丢失和骨折风险
骨代谢标志物水平越高,说明患者骨折风险越大。
3. 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的病情转归。
4. 用于指导抗骨松治疗的药物选择
骨代谢标志物升高,表示 「骨转化」能力增强,宜选择「抑制破骨细胞药物」,如双膦酸盐等;骨代谢标志物降低,表示骨转化能力降低,宜选择「促进成骨细胞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等。
5. 用于评估抗骨松药物的疗效
「 骨代谢标志物 」能够比「骨密度(BMD)」 更快地反映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效果,因为骨密度(BMD)测定骨量变化较慢,需半年甚至一年,而且变化数值很小不便于评估,而「骨代谢标志物」变化快,2 ~ 3 个月就可以反映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帮助 。
需要指出的是,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只能反映骨质丢失快慢,并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要诊断骨质疏松,仍需依靠脆性骨折史和双能 X 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的骨密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