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反复喘息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警惕儿童呼吸道异物
孩子反复喘息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警惕儿童呼吸道异物
又是一个同往常一样的周末的早晨,宝妈早早地起床,烧水、拖地、准备早饭。上午还要带七岁的姐姐去舞蹈课,做事得麻利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切就绪,去叫三岁的弟弟起床。和往常不同的是,弟弟今天没有一早就吵着要喝奶,而是安静地睡在床上。宝妈没多想,伸手摸摸弟弟的脸,一边说:“宝贝起床了!”一摸吓了一跳,“哎呀,这小脸怎么这么烫?”
再仔细一看,弟弟紧皱着眉头,脸蛋红彤彤的,呼吸时嗓子里像吹哨似的响,孩子这是怎么了?宝妈赶紧叫起宝爸,把奶奶喊来照顾姐姐,赶紧带着弟弟上医院。
医生检查之后告诉宝爸宝妈,弟弟是得了喘息性的支气管肺炎,需要住院输液和雾化治疗。住院拍了胸片看起来也是肺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医院治疗了八九天,弟弟的发烧和气喘好了,宝爸宝妈高高兴兴带着娃出院回家了。
可是没想到,过了一周左右,弟弟又生病了,开始一阵一阵地咳嗽。这次没有发烧,但还是气喘,呼吸时嗓子里仍然“丝儿丝儿”地响。这是怎么搞的?没办法,再上医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次和上次情况差不多,还需要住院。
大概过了一周,弟弟的咳嗽气喘都好了。回家吧,宝妈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出院,一边心里嘀咕着,“这回去了要是再喘了怎么办?”
很不幸,真被宝妈猜中了,过了一段时间,弟弟又喘起来了。宝妈快崩溃了。又去住院。出院的时候,宝妈把心里的问题说出来问医生,回去再喘了怎么办?
医生说孩子反复喘息,可能是儿童哮喘吧?把治哮喘的药用上试一试,一天喷两次,一次喷一下,喷完洗脸漱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哮喘的药用了十来天,弟弟的喘息还是再次出现了。医生皱着眉头说,你这娃有点麻烦,还是上大医院看吧。
辗转来到我们呼吸哮喘病区,住院后给了雾化和静脉输液,胸部CT和支气管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孩子的支气管里有个东西。做支气管镜检查后,最终从孩子的支气管里取出来一枚瓜子。

(呼吸天使团队的医生在做支气管镜检查)
宝爸宝妈纳闷了,他俩没有给孩子吃过瓜子啊,怎么会有瓜子呛到气管里?一旁的奶奶面露难色地说,有一天姐姐和弟弟一边看电视,一边闹着和奶奶抢瓜子吃,说也说不下。没注意,弟弟突然停下来咳嗽了几声,过后又像没事人似的,当时就没在意。敢情那会儿咳嗽就是这瓜子吸气管里去呛的了?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之前我们病房还收治过一名八岁的男孩,因为反复咳嗽、喘息,被外院诊断“支气管哮喘”,给予抗哮喘治疗后喘息仍频繁发作,胸部CT检查也未见异常。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出现右侧的肺不张,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一枚塑料圆珠笔帽,才确诊为呼吸道异物。
这之后,弟弟再没有出现过气喘。
这是一个呼吸道异物被认为是儿童哮喘的病例。对于儿童哮喘专科医生来说,常常需要把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
问题是,异物吸入怎么会发现不了呢?怎么能会被误诊呢?
要说原因,也能解释得通。有时候孩子把异物吸入呼吸道时大人不在旁边,异物可以落到比较小的气道里,或者虽然在比较大的气道里,但没有完全堵住气道,不影响大气道的通气,也没有造成呼吸困难。孩子过后没有很明显的感觉,有的怕被大人责骂,不告诉大人,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事情不会就这样过去。假以时日,异物在呼吸道里可以引起感染,局部气道的分泌物增多,黏膜充血、肿胀,孩子会出现发热、咳嗽和(或)喘息的表现,类似于肺炎或者哮喘。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异物,怎么输液和雾化之后又没症状了呢?
这问题问得好!原因在于,经过输液抗感染和雾化治疗之后,呼吸道感染被控制,局部的狭窄得到缓解,孩子的发热、咳嗽及喘息症状会暂时消失。但是,只要异物不清除,过一段时间它又会导致感染,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这个时候,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容易被认为是儿童哮喘。
所以,3岁以下的儿童,建议避免接触瓜子、花生、豆类、核桃及其他坚果类食品。教育孩子进食时安静咀嚼,不要哭闹或嬉笑;不能吃的东西不要放到嘴里,例如曲别针、笔帽、扣子、珠子、玩具的小零件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呼吸道异物如何与儿童哮喘鉴别?
概括地说,哮喘儿童都有特应性体质的表现,抗哮喘治疗有效。单纯呼吸道异物的患儿一般没有特应性体质的表现,支气管三维重建可以显示异物,抗哮喘治疗效果不佳。如果考虑呼吸道异物,可以做支气管镜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取出异物。
原创 钟波 审核 候伟
本文是钟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