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锁关节脱位影像学诊断进展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Rockwood分型 影像学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薛培璘
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9%~10%,是临床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临床上应根据肩锁关节不同脱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肩锁关节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医生可根据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深入评估患者损伤程度,以进行准确诊治。目前对于肩锁关节脱位诊断多采用Rockwood分型,一般认为对RockwoodⅠ、Ⅱ型肩锁关节脱位应采取保守治疗,对Ⅳ、Ⅴ及Ⅵ型肩锁关节脱位应行早期手术治疗,但对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应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
影像学检查对肩锁关节损伤的评估至关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根据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及MRI检查等进行Rockwood分型有多种方法。目前对肩锁关节脱位各分型的诊治,尚缺乏统一认识。
肩锁关节解剖特点
Rockwood分型主要根据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损伤程度进行分型。肩锁关节主要由锁骨远端及肩峰内侧缘所构成,两关节面之间有一关节盘,周围包裹关节囊,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可提供肩锁关节稳定性。肩锁关节囊上缘和下缘增厚部分构成肩锁韧带,主要抵抗锁骨后移,喙锁韧带位于锁骨外侧1/3下缘至喙突基底部,分为斜方韧带和椎状韧带,斜方韧带是喙锁韧带前外侧束,形状为四边形,主要抵抗锁骨后移和部分上、下、前移;椎状韧带位于斜方韧带后内侧,主要抵抗前、上移。研究表明,肩锁关节最主要的稳定结构为喙锁韧带。此外,三角肌斜方肌筋膜亦提供部分肩锁关节稳定性。正常肩锁间距为1~3mm,喙锁间距为1.1~1.3CM。
肩锁关节脱位机制
暴力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以直接暴力多见,例如当肩关节内收时,暴力从外上方打击,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依次损伤肩锁韧带、关节囊、喙锁韧带至三角斜方肌筋膜而发生脱位,而间接暴力少见,例如跌倒时,肩部着地,力传导至肩锁关节而发生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分型
肩锁关节脱位分型于20世纪60年代由Tossy等首先提出,其根据体检结果和影像学检查显示的韧带损伤范围,将肩锁关节脱位分为3型,此即Tossy分型。Ⅰ型:肩锁韧带部分或完全撕裂,但喙锁韧带无损伤,X线检查显示锁骨发生轻度移位;Ⅱ型:肩锁韧带完全撕裂,同时伴有喙锁韧带损伤,X线检查显示50%的锁骨远端上翘,使得锁骨远端较肩峰高;Ⅲ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发生断裂,锁骨与喙突之间的间距增大非常明显,X线检查显示锁骨远端完全移位。
Rockwood等于1989年将肩锁关节脱位分成6型,目前此分型受到广泛应用,此即Rockwood分型。Ⅰ型:肩锁韧带扭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X线检查显示关节无异常,MRI检查可见肩锁关节扭伤迹象;Ⅱ型:肩锁韧带发生完全断裂,喙锁韧带损伤,肩锁关节半脱位,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小于25%;Ⅲ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肩锁关节全脱位,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Ⅳ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伴有锁骨远端后移,甚至穿入斜方肌,固定于斜方肌内;Ⅴ型: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X线检查显示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100%~300%,锁骨位于皮下;Ⅵ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锁骨远端移位至喙突下、联合腱后。
肩锁关节脱位影像学检查
Ernberg等提出,虽然大多数肩锁关节脱位损伤以单侧居多,但由于关节发育个体差异,临床上应行双侧影像学检查以鉴别患侧损伤程度,以免造成误漏诊。分型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然而尚无研究证实Rockwood分型在肩锁关节脱位诊治中的可靠性。
人为偏倚 KRAeuTLeR等提出,临床医生对Rockwood分型一致性较高,而放射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对Rockwood分型一致性较低;目前尚缺乏可靠且统一判断肩锁关节脱位损伤程度的方法,尤其是Ⅲ型与Ⅳ型及Ⅲ型与Ⅴ型的鉴别,且Ⅳ型在影像学判断上存在许多难点,往往需要标准的腋位X线片辅助判断是否有锁骨后移存在。Ch0等对28例不同程度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摄X线片和三维CT检查,予以10位观察员(5位临床医生和5位放射科医生)进行Rockwood分型,结果发现其分型均不一致,人为偏倚大,可靠性低。
X线检查 腋位X线检查对Ⅳ型肩锁关节脱位进行诊断时,必须判断锁骨远端是否向后方移位,往往需要标准的腋位X线片来辅助诊断。然而,有多项研究表明,由于RockwoodⅣ型肩锁关节脱位缺乏国际标准化观点,没有明确患者X线检查拍摄位置,亦未客观地度量损伤程度,即使有标准的腋位X线片亦不能精确诊断Ⅳ型肩锁关节脱位。
ALexander等研究肩关节侧位X线片,认为肩部轻微倾斜致肩胛骨前旋和手臂位置偏移,可能掩盖锁骨远端移位,造成误漏诊。目前有多种诊断方法如CT、MRI、超声及X
本文是魏子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