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明洲 三甲
李明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心内科

血压一降就头晕,咋回事?怎么办?

1222人已读

我们发现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本来血压是高的。服用降血压后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反而出现头晕。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儿?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血压高的患者,血压降下来降到正常反而出现头晕,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第1种情况,就是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的患者,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的状态。降到正常反而出现头晕,甚至乏力等等的一些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患者规范使用降血压药之前,患者处于血压高的状态时间比较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血液高灌注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降到正常降的比较迅速,比较快,比较猛,就会因为脑部相对的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晕的症状。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应该给这些患者降血压的时候留有一定的时间,不必太急于求成。在这些患者降血压的时候,我们应该阶梯式的、小步慢走的方法进行降血压。比如说我们从180降到130,我们分成几个阶梯。先降到160左右,再降到140左右。之后再往下降一些。本来我们顶计需要使用两、三种降血压药物,我们就先只使用一种药物。降上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下降了一个台阶,到160左右了。我们再先全面评估一次患者没有特别的症状,有没有特别某个器官不合适的表现。若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再加一个药物标准剂量的半量。再坚持一个月。如果仍然是合适的,没有特别的不舒服。再把第2种药物的半量加到全量。一步一步来,甚至可以一小步一小步走,直到血压达到目标值130左右。这样血压就分阶段地、分阶梯地,从180降到130左右。给大脑逐渐地灌注压、灌注血流量减少有一个适应、自我调节的过程。


第2种情况,是患者本身有脑血管病,有一定程度的脑血管狭窄或者是颈动脉狭窄,或者是有血管完全闭塞但是有其他血管的代偿,有侧支循环。患者本身就需要比正常更高的一个血压,才能维持大脑的足够的血流灌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们的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没有能够维持原来的较高血压状态,大脑的灌注就出现了不足。出现头晕等等的一些症状。对于这种患者,我们在没有把脑血管病解决好之前,我们不得不维持原来的一个较高的血压水平,或者说是稍微高一点的血压水平。我们在维持这种稍高的血压水平这段时间当中,应该积极的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对脑血管的情况进行病因根除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维持大脑的血液供应,又能够使全身的血压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保护我们全身的器官,减少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这是许多老年人血压不能降到正常,或者是必须比正常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有许多老年人脑血管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所以我们最后只能折中处理这种情况。


第3种情况,是因为使用短效降血压药造成血压人为的波动,而导致头晕的。也就是说本来患者是高血压,因为我们使用了短效降血压药物,血压一段时间降到了正常范围。过了短暂的时间,血压又回复到一种较高的状态。一天周而复始3~4次的这种血压的较大幅度的波动,患者的脑血管系统不能够跟随血压的波动,而恰如其分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脑供血的紊乱,产生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的改用长效药物或者中效药物来减少血压的这种较大幅度的波动,从而改善脑供血的紊乱状态,减轻症状,减少脑血管等其他器官的并发症。


第4种情况,血压真的降到了过低的状态,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比如说我们许多患者测血压一天只测早晨和晚上,中间并不测定血压。我们早晨和晚上的血压是正常的,但是上午餐后九、十点钟出现头晕。这种情况下,我们以为自己的血压一直是处于一个正常的被控制的、合适的状态,但是并没有测九、十点钟的血压。许多患者是因为早晨服用了降血压药,在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降血压的力度过大,使九、十点钟血压过低而产生头晕。但是到晚上的时候,血压恢复正常了,而早晨、晚上的血压表面上是正常的。并没有发觉到上午九、十点钟血压过低的情况。而使上午九十点钟的血压过低,比如说80/50、70/45等等的一些血压,造成的脑血流不足、脑供血,出现了头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的调整早晨的降血压药的量、降血压药的种类。对于部分患者,有可能要把早晨降血压力度的一部分挪到中午,甚至下午和晚上,两次给药。能够减少晨起这一顿降血压药的力度过大,而避免产生的上午九、十点钟血压,血压降低过于严重,一种短暂低血压现象。从而最终使患者的症状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低。


李明洲
李明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