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精准诊断,才能有效治疗!
目前,肺癌是中国第一大癌,每年新发确诊病人就超过了80万。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升高,致死率更是高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
在我国,早期肺癌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10年生存率可达到92%,而晚期肺癌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0个月。
肺癌早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肺部的小结节,但肺部小结节不一定是癌。
因此,准确识别肺部结节,才能更有效地治疗肺结节,更能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01、那么,怎样才能精准诊断肺结节?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一般的肺结节,医生通过普通的CT检查就能判断其良恶性。但对于双肺叶多个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就需要再进行肺结节精准CT检查。
02、普通CT和肺结节精准CT有什么区别吗?
那当然不一样了!
普通体检和筛查所使用的CT检查,是从正常人群的健康出发,采用低剂量和迭代技术,使X射线辐射剂量降低到原剂量的5-7倍,重点在于发现病灶。
而精准CT检查则是为了显示更多的病灶细节,更有效判断病灶的性质。肺结节精准CT检查技术包括:肺结节个性化CT扫描、高分辨率薄层CT靶扫描或者靶重建、肺结节CT血管三维重建和肺结节多维诊断。
1 个性化扫描技术
个性化扫描技术就是医生根据结节的位置、形态和患者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扫描,使病灶和病灶周围的肺组织都显示清晰,更有利于影像诊断,为下一步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常规CT一般采取仰卧位,而个性化扫描技术就可以采用俯卧位、深吸气后扫描,肺结节显示清晰。
2 薄层高分辨率靶扫描或靶重建
所谓薄层CT,一般指2毫米以下的扫描。根据结节的不同,医生可以选择0.5到2毫米的扫描,结合高分辨率算法,显示病灶细节。
一般的肺结节往往在2厘米以下,常规的5到7毫米扫描,可能也就一到两层。而用薄层扫描,则能显示结节的全貌。
另外,由于扫描次数越多,对患者的辐射越大。
为了减少患者的辐射量,还可以采用靶扫描,即瞄准结节灶进行扫描,或靶重建,更加有效减少患者辐射量。
3 肺结节血管三维重建与多维诊断
肺结节血管三维重建是根据肺结节的情况,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灶,以及病灶和周围肺组织的关系,为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定性提供丰富的信息。
比如有一些实性结节,常规扫描无法分辨其良恶性,单从CT检查来看,无法提供更多信息。而采用CT曲面重建后就能够显示其局部支气管情况,对肺结节的诊断更有把握。
总之,随着肺结节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为了肺结节更好的治疗,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发现结节,而且要对结节做出精准诊断。
专家介绍
叶新桥 主任医师
-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 中国胸外肺癌联盟江西分盟赣州市肺结节诊治中心主任
-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 中国胸壁外科联盟委员
- 中国重症肌无力联盟青年委员会委员
- 福建省闽赣协作组副主任委员
- 江西整合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 江西省保健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 赣州保健学会秘书长
- 赣州保健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本文是叶新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