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检查胆固醇?
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你可能更关注工作压力和财务状况,而不是你的血脂。但了解你的血脂水平很重要,这并不是到人到中年才需要考虑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表明,高血脂会对你的心脏健康产生长期影响。而且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你可能毫无察觉。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送至组织进行代谢。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而我们临床中密切关注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再加上运送胆固醇的「载脂蛋白」就形成了我们临床检查的血脂项目——健康体检查血脂四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C(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当 TC 单独升高,就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TC 水平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TC>3.1mmol/L,就应该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TC>7.2 mmol/L,也应该开始治疗。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的胆固醇,也是我们通常说的“坏”胆固醇,它有点类似垃圾清运车,把过剩的血脂全部运送到血管壁堆积,造成血管狭窄。LDL-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垃圾车对身体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数量过多的时候,血管会被塞入过多的血脂,造成动脉硬化影响血管健康。动脉硬化若发生在脑部会造成脑中风、发生在心脏会造成心肌梗塞、发生在四肢则会造成周围动脉阻塞。大多数人仅凭感觉不会知道自己有高血脂。LDL-C的理想水平<2.6 mmol/L,合适水平<3.4 mmol/L, 3.4 ~ 4.1 mmol/L 处于边缘水平,≥ 4.1 mmol/L 属于升高。不同危险人群治疗达标值不同:极高危者< 1.8 mmol/L;高危者< 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 LDL-C < 3.4 mmol/L。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脂蛋白,负责把粥样斑块内的胆固醇运输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也就是“好”胆固醇。HDL-C < 1.0 mmol/L 属于降低,如果患者 HDL-C 降低,表示被逆转运的胆固醇减少,预示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需要结合其他血脂结果进行药物调整。

图1.胆固醇对动脉影响示意图
TG(甘油三酯):当 TG 轻至中度升高,会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等增多,它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 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同时也影响LDL或HDL水平,还与心血管“剩留风险”有关(即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已经得到治疗和改善后,仍然会出现血管事件)。当TG中重度升高时(通常认为≥ 5.6 mmol/L),可增加胰腺炎发病风险。TG 的合适水平是< 1.7 mmol/L,1.7~2.3 mmol/L处于边缘升高,≥2.3 mmol/L 属于升高。但应注意,TG水平受饮食和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多次查TG时,结果差异可能比较大。当TG单独升高可诊断为高TG血症,轻度升高可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如依然升高,首选贝特类进行治疗。当 TC、TG 同时升高可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所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最新指南呼吁没有心脏病的健康成年人从 20 岁开始每四到六年进行一次血脂水平检测。患有心脏病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或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测。
如果血脂过高,治疗方式分为“非药物”及“药物”两种方式。体内血脂一部分来自饮食摄取,大部分是身体里面自己合成的。虽然日常饮食不是影响血中血脂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红肉、高温油炸及烧烤的食物等,不仅会影响血脂数值,还会增加其他疾病发生的危险。所以要均衡摄取食物,避免过度加工的食品。如果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来降低血脂指标无效,应该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规则服用他汀等调脂药物。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降低血脂,均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显著下降。

图2.胆固醇过高,治疗方式分为“非药物”及“药物”两种方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