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吗?
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每年约有200万脑卒中患者死亡;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3100万脑卒中患者。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和精神抑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包括:
口眼歪斜,流口水,眼前发黑,看东西重影,突然眼皮耷拉下来,胳膊腿无力,麻木,晕倒,突然头痛,走路跑偏,站立或走路后头晕,整体觉得像睡不醒,爱忘事儿等。

如何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干预?
年龄、性别
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性>女性
高血压
老年人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 90mmHg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 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
您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吗?快来看看
脑卒中危险评分卡

日常如何预防脑卒中?
适当运动
1.定期的体育锻炼可通过耗能,促进脂质消耗,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
2.建议每天≥ 30分钟的适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三次;
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脚踏车,或者其他有氧代谢健身活动;
3.锻炼时间下午4~5时最佳,其次为晚上(晚饭后2~3小时),早晨可以做轻量锻炼。
那么检查脑卒中的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检查)
2.血压、血糖、血脂检查
3.经颅多普勒检查等血管功能检查
4.脑组织病变、血流情况检查
脑卒中的正确观点
超过80%的卒中是可预防的,但输液预防并不科学;
血压正常的人可能因为其他因素患病;
所有年龄段的人不论胖瘦都可能发生;
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否则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到正规医院接受相应治疗;
保健品大多没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文是赵海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