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涛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房间隔缺损治疗
512人已读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封堵缺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的常用方法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直接地到达病变部位,将缺损的部位封堵。
- 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①年龄≥3岁;②缺损直径在5~36毫米之间;③右心容量负荷增加;④缺损四周残端边缘大于5毫米,二尖瓣残端大于7毫米的第二孔型缺损。
- 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准确安全、方法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手术治疗
- 应用低温麻醉和人工心肺装置进行体外循环,暂时中断心脏的血流,然后直接进行缺损修补。
- 如果房间隔的缺损比较大或者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不能接受介入治疗,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