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贵军 三甲
杨贵军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鼻炎老不好,看这里就对了。

4381人已读

注:所有治疗及用药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

首先,鼻炎主要分为单纯鼻炎,鼻窦炎伴有或不伴有息肉,过敏性鼻炎

我们来看一下您是那一种,该怎么治疗吧。

一、单纯鼻炎:

1.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感冒、“伤风”

症状特点:

(1)发病前可能有接触“感冒”患者、“受凉”、熬夜、疲劳、抵抗力差等。

(2)可有咽干、四肢乏力、头胀痛、发热等全身不适。

(3)打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嗅觉减退,鼻内干燥、烧灼和发痒感。

(4)检查可见鼻黏膜弥漫充血肿胀,有大量水样或其他样分泌物(后期可为脓性)。

治疗:急性鼻炎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为7~10日。若症状重、病程长需及时医院就诊排除“流感”及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

目前尚没有可直接治愈的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全身治疗

大量饮水,饮食清淡,疏通大便,注意休息。

(1)体温高于38.5摄氏度需使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2)中成药 疏风解表驱邪、清热等。

(3)可在发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如脓鼻涕、局部脓点等,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

(1)减充血剂喷鼻,如麻黄碱滴鼻液,可明显改善通气,小儿用药浓度适当降低。但切记使用应在1周以内。

(2)鼻用激素:如辅舒良,6岁以上儿童使用的内舒拿等喷鼻。

(3)鼻腔冲洗,儿童可用生理性海水喷鼻。

2.慢性鼻炎又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特点为:①间歇性: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②交替性: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2)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

(3)因鼻塞,可致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

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

(2)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3)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4)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治疗

加强锻炼身体,改善营养状况,治疗全身慢性疾病,提高机体抵抗力。

(1)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辅舒良、内舒拿、布地奈德等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是目前治疗鼻黏膜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

(2)减充血剂(医师指导下使用)鼻塞严重时使用,1~2次/天,并且一般应用时间不宜超过7~10天,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儿童可短期应用浓度较低的此类药物。

(3)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

(4)如果炎症比较明显并伴有较多的分泌物倒流,可以考虑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医师指导下使用)。

(5)可考虑中成药治疗。

(6)对于药物及其他治疗无效并伴有明显的持续性鼻塞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目前均为内镜下微创手术。

src=http---img.wendangwang.com-pic-809410d19a3711a039f8b2d4-35-810-jpg_6-1080-0-0-1080.jpg&refer=http---img.wendangwang.jpeg

鼻炎时鼻腔粘膜红肿,粘性鼻涕,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

(1)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精神食欲不振等。儿童发热较高,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①鼻塞,患侧持续性鼻塞。②脓涕,涕中可带少许血液。③局部疼痛和头痛④嗅觉下降

慢性鼻窦炎(病程大于12周)

(1)全身症状症状较轻或不明显,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纳差、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

(2)局部症状①脓涕,呈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可倒流向咽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或真菌感染。②鼻塞,轻重不等。③嗅觉障碍,鼻塞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嗅觉障碍。④头痛,一般无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可有头部沉重压迫感,或仅有钝痛或闷胀痛。⑤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可有清嗓、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

src=http---news.chengshiluntan.com-url--u=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807-0798dd2332d54f9bba8e5acd4ebfc30b_th.png&refer=http---news.chengshiluntan.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疗

1.急性鼻窦炎

(1)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药物治疗强调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

(2)改善鼻窦引流常用含1%麻黄素的药物滴鼻,收缩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窦炎还可以通过体位改变进而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4)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儿童多组鼻窦炎患者。

(5)黏液促排剂,促进分泌物性状并易于排出。

(7)激素治疗可以应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应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症状态,加强引流。

(8)手术急性鼻窦炎在药物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时可采用鼻内镜手术,通过内镜引导直达病灶,开放鼻窦口,清除病变,改善局部引流,进而恢复鼻窦正常的生理功能。

2.慢性鼻窦炎

(1)抗生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长期低剂量治疗是有效的。

(2)血管收缩剂能收缩鼻腔肿胀的黏膜,以利鼻窦引流。

(3)黏液促排剂。

(4)高渗盐水喷鼻或冲洗鼻腔。

(5)中药以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湿排脓为原则。

(6)鼻窦置换法适用于多个鼻窦发炎及儿童。

(7)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目前首选方法。在鼻内镜明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各鼻窦窦口,改善鼻窦引流,是一种尽可能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

慢性鼻窦炎患者,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鼻窦CT扫描,如果有影像学改变及手术指征,再行鼻内镜手术。

src=http---07.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116-866f307745b3c7cfd7ed28b48cec4862.jpeg&refer=http---07.imgmini.eastday.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过敏性鼻炎:因为鼻腔粘膜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的鼻炎。

症状:

1.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确诊过敏性鼻炎需上述症状出现2种及以上,同时还需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必要时可行鼻激发试验。

src=http---pic4.zhimg.com-v2-926cb4e5e36e11085448acf94b90c637_b.jpg&refer=http---pic4.zhimg.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疗

1.避免接触变应原

(1)减少室内的尘螨数量;多清热床单、被套、窗帘等;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的使用。

(2)相应花粉致敏季节,避免接触。

(3)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尽量避免相关动物。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氮卓斯汀等),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适用于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2)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辅舒良、内舒拿、布地奈德等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药部分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具有长期效果。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

4.手术治疗

对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无效可选择手术。手术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但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的有效率高。

强调:分清鼻炎的类型对提高疗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所致的药物性鼻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使用药物时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得了鼻炎,请尽早到耳鼻喉科规范诊治。不是鼻炎不好治,可能是没有正规的治疗。部分鼻炎的治疗疗程可能较长,需定期复诊。


杨贵军
杨贵军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