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结节“你不用怕
近年来,随着常规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常见,超声检出率达20%-76%,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一跃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不少患者为此产生恐慌心理。其实,只要清楚了解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就不必担心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肿块的统称,可分为囊性结节、增生性结节、炎性结节及肿瘤性结节,而肿瘤性结节又分为良性腺瘤及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等)。其中,恶性结节只占很小一部分(大约5%-15%)。事实上,高分辨率甲状腺超声广泛应用于常规体检后大量甲状腺微小癌(直径<1cm)被检出,导致甲状腺癌的总体发病率飙升,但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并未大幅度提高,因此,大可不必“谈结色变”。
二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1. 碘缺乏或碘过量。2.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3. TSH刺激。4. 家族基因遗传。5. 放射性污染、环境污染物。6.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7. 情绪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
三 甲状腺结节对身体是否有害?
甲状腺结节对身体有没有危害,主要取决于结节的良恶性、大小及甲功状态。
1. 良恶性:大部分良性结节对身体基本无害,只需每6-12个月复查1次即可;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可威胁生命健康,需要及时、合理的治疗。事实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治疗预后较好,患者可长期生存。
2. 体积大小:小结节通常无不适症状,大结节可能对周围神经、气管或食管产生压迫,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3. 甲功状态:绝大多数结节为无功能结节,只有极少数可以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患者表现为怕热、多汗、心慌、手抖、失眠、消瘦、腹泻、月经失调等,需要及时治疗。
四 哪些情况提示恶性结节,需要如何处理?
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超声除外囊性结节出血后即应考虑恶性结节可能。
另外,恶性结节的超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低回声或极低回声;
2. 边缘不规则、模糊或外侵;
3. 结节内多发点状钙化;
4. 结节呈垂直性生长-纵横比大于1;五
五 结节都需要治疗吗?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除非结节体积较大、影响外观、出现压迫症状或反复出血,一般不需处理,定期复查随访即可。
但对于合并下列情况的结节则需考虑手术治疗:1. 穿刺活检提示恶性。2. 增长迅速、高度怀疑恶性。3. 体积大、出现压迫症状。4. 合并甲亢(手术或碘131治疗)。5. 反复出血等。
六 甲状腺结节如何复查?
结节良恶性诊断受结节大小、特征及超声医师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初次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积极随访,可于3-6个月后复查,以后依据实际情况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对高度怀疑恶性结节者,建议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活检(FNA),根据细胞学病理结果制订治疗或随访方案
七 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需要限碘?
除了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行碘131治疗前的患者需要严格限碘之外,单纯无功能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限碘,可以正常饮食。另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虽不需要限碘,但也要避免高碘饮食,如海带、紫菜、干贝等食物。
总而言之,随着生活质量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越来越普遍,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但亦勿需“谈结色变”,建议在内分泌科、普外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地评估及处理。
本文是陈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