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早期乳腺癌通过积极的治疗通常可以获得一个长期的治愈,或是终生不复发,这是医生和患者都希望的事情。但是,仍会有少数人群会经历肿瘤的复发。当肿瘤复发时,暗示着在接受治疗后身体内仍然存在癌细胞,而且肿瘤又开始生长了。
当肿瘤播散到乳房和附近淋巴结之外的地方时,被认为是发生了远处复发,即转移。此时的乳腺癌分期为晚期乳腺癌。当然,还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在一发现就是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远处转移部位:
最常见的部位:骨骼、肺、肝脏;也会转移到脑、皮肤、淋巴结、卵巢和腹部其他器官。
转移后会有哪些症状
骨骼:会出现疼痛,身高变矮,或是骨折。
肺:会出现咳嗽,没有痰或是少痰,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出现喘憋等。
肝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胀痛不适,病人体重减轻,严重会出现皮肤和眼睛黄染(黄疸)。
脑:头痛,眼睛看东西模糊,持续性的恶心或是呕吐。
乳腺癌在早期转移时没有症状或是症状不明显。只要接受定期的检查,在出现症状之前通过超声、CT、核磁共振、骨扫描检或是PET-CT检查多数能够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乳腺癌发生了远处转移还能治愈吗?这可能是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其实,对于晚期乳腺癌来讲,完全治愈并不是一个现实的目标。虽然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够治愈晚期肿瘤,但是,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手段去控制肿瘤,让肿瘤变小,患者的症状减轻,让患者学会带着肿瘤一起生存。
所以当我们罹患肿瘤的时候,需要我们接受这一现实,并积极的去面对,那就是:肿瘤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和肿瘤一起生存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同样也是需要分类治疗,需要区分不同的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分子分型,依据分子分型给予分类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给予内分泌治疗(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对于内分泌耐药的可以给予氟维司群联合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派柏西利)治疗。
HER-2阳性型乳腺癌给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或是吡咯替尼(国产,尤其适用于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患者)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或是内分泌耐药的给予化疗,可以单药化疗或是联合化疗。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可以化疗联合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如前篇文章讲述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得肿瘤完全缓解病例)。也可以联合抗血管药物治疗(贝伐珠单抗或其类似物)。
真实案例一
患者为中年女性,47岁,因右乳肿物就诊,属于局部晚期乳腺癌,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穿刺病理诊断为HER2阳性型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部分缓解,建议病人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手术,于院外行中药治疗,后肿瘤进展,伴有恶臭,如下图。

患者再次来我院就诊,病理活检仍为HER2阳性型乳腺癌,行化疗联合双靶(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治疗两个周期,肿瘤再次进展,考虑为曲妥珠单抗耐药,更换化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4个月后肿瘤明显缓解,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如下图。

真实案例二
病人为老年女性,3年前诊断为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诊断为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术后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病人3年后出现腰部疼痛,行相关检查,诊断为乳腺癌多发骨转移,胸椎压缩性骨折,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脏转移,见下图:
治疗前肝脏病变箭头所指

患者来我院就诊。给予两药联合化疗四个周期,病人疼痛缓解。肝脏肿瘤较明显前变小,如下图:
化疗四个周期后肝脏转移病变变小如箭头所指

病人为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3年出现肿瘤复发,诊断为来曲唑内分泌治疗耐药,后续给予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两个月后,病人疼痛消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肝脏病变消失,如下图:
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两个月后,肝脏病变消失,如箭头所指

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图:
CA153的变化趋势图

癌胚抗原CEA的变化趋势图

CA199的变化趋势图

截止2021.09.16,患者继续治疗中,生活完全自理。
所以对于晚期乳腺癌不是等同于不能治疗,积极的合理的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受益。医学是进步的,随着新的药物的研发成功,可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是李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