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路露 三甲
杨路露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会引起炎症,炎症却并不一定等于感染,不要遇“炎”就用“消炎药(抗生素)”

1091人已读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导致人的健康受到损害的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是指朊粒、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可以感染人的生物。病原体本身可对身体造成损害,如病毒血症、菌血症、脓肿、寄生虫血症等,它们还可以通过诱发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加重对身体的损害。

炎症是人体内炎症因子(如肿瘤因子INF-α、白介素IL-6等)释放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或症状,如发热、噬血现象等。炎症因子可以由感染及非感染的因素造成,非感染的因素常见的是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适当的炎症反应是为了剿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体内异常活化的“坏掉”的细胞等,但过度的炎症反应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或会造成原有疾病加重。

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发烧的时候,总要求医生给用点“消炎药”,大家说的“消炎药”通常是指“抗生素”,即我们临床所说的“抗感染药”。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消炎药”是否真的能消“炎”呢?我们已经知道,炎症并不总是由感染引起,因此,“抗生素”并不总是能“消灭”炎症,只有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可以通过恰当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控制,由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反应造成的炎症,“抗生素”也是无效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抗感染药物是用来治疗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本身的,那什么才是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控制炎症反应的真正的“消炎药”呢?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退烧药”如布洛芬(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塞来昔布(西乐葆)、洛索洛芬(乐松)等,医学全称叫做“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其名,这些药物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还有平素被大家畏之如虎的“激素”,准确的说是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甲泼尼龙(甲强龙)、地塞米松等(这里分享一个有用的小知识,临床所用的“激素”类药物很多,包括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及其衍生物)。虽然因为有相当多的副作用而被畏惧,但糖皮质激素的确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免疫性及感染性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医学上抗炎药物的王牌也不为过。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医学的发展,现在临床又有了新的抗炎药物,如JAK抑制剂芦可替尼、IL-6受体拮抗剂妥珠单抗等,可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疾病症状,挽救生命。

炎症.jpg

激素.jpg


总之,感染会引起炎症,炎症并不一定等于感染,不要遇“炎”就用“消炎药(抗生素)”。


杨路露
杨路露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