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便秘,我们应该怎么办? 俞仪萱 崔慧娟
不知道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时候,患者朋友们会不会出现排便不畅,甚至3-5天都未排便的情况?“医生,可能是我最近化疗了,吃得少,所以才没有排便。”“我觉得是因为我不爱吃绿叶菜吧,所以便秘了。”“没事,我多吃吃菜,吃点香蕉和火龙果,过两天就能调整过来了。”那么,便秘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吗?
一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约40%-90%的肿瘤患者都面临着便秘的困扰。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便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应该怎么样改善这种情况呢?本文约200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一、 一时功能紊乱还是真便秘?
有时候,当医生问及“最近排便怎么样?有没有便秘?”有的患者会感到难以表达,自己接受治疗前排便就不是很规律,到底怎么样才算是便秘呢?临床上,我们在诊断肿瘤患者的便秘时,一般会使用罗马III标准。标准提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以下症状中至少2个症状,时间超过12周(不一定连续),就可以诊断为“便秘”:
l 排便费力;
l 排便为块状或者为硬便;
l 有排便不尽感;
l 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
l 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撑排便)以帮助排便;
l 排便次数<3次/周.
二、 “推手”有很多,原因不单一
当发现自己便秘了,我们也常会问自己:我怎么会便秘呢?是不是因为我老坐着,没有运动?是不是化疗之后我食欲不好,吃的少了,所以排便也少了?这和我最近接受的药物治疗有没有关系?
事实上,有很多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朋友们会发现,自己好像比以前更容易出现便秘了。的确,造成肿瘤患者便秘的因素较多,在众多“推手”的共同作用下,肿瘤患者出现便秘的几率也较大。经过总结,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会导致便秘的发生:
三、 做到这些,改善便秘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肿瘤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伴发便秘的问题。当遇到便秘时,有时候我们会想:“通过我自己调节,多吃点蔬菜水果是不是就能够有效改善便秘?”“我现在吃的药已经够多了,还要打化疗,便秘也不是什么大事,不排就不排吧,等打完化疗就好了。”“我自己买点泻药吃一下就行了,番泻叶泡水喝,马上就能通下来。”
应当要注意的是,肿瘤患者的便秘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问题,虽小病却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出现了便秘时,单纯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往往收效欠佳,只有医患共配合,从药物、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管理,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就我们自己而言,有以下几点可以做到:
l 准备一本小本子用以记录和测评排便情况,如实记录:①便秘最早出现的时间,②自己考虑的原因,③近1周的排便次数,④大便质地、颜色、量,⑤排便感觉,是否有疼痛或者便后不尽感等,⑥是否伴有腹痛、呕吐、腹胀、没有排气等情况;
l 保证排便环境的舒适性和隐私性;
l 有帮助定位、施力的装置(比如买一个帮助排便的小脚凳);
l 适当多饮水;
l 鼓励在适当范围内增加活动量(活动受限时可考虑小幅度的活动,如从床上到椅子上);
l 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l 建议不要自行购买或使用“通便”的OTC药物或者网购药物。
同时,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为了解决便秘问题,医生们会给予哪些个体化的诊疗手段:
l 通过积极且必要的检验检查,寻找便秘的原因及排除并发症(如肠梗阻等);
l 使用常规泻药改善便秘(以往的研究指出,常规泻药对于肿瘤患者改善便秘,是需要且有效的),比如:乳果糖、电解质散等;
l 必要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阿片类镇痛药的剂量、种类,或是使用外周性阿片受体拮抗剂;
l 当有明确的肛门直肠和(或)降结肠粪便证据时,指南推荐可使用栓剂或者灌肠;
l 通过中药、针灸、耳针、艾灸、摩腹等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
四、 中医参与,共同治疗
中医对于“便秘”的认识同样适用于肿瘤患者出现的便秘。基于中医理论,肿瘤患者的便秘多是因“药毒”所伤,人体正气耗伤,以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气血津液运化失司。根据患者便秘的具体情况,可分为:实者,邪滞大肠,脏腑气机闭塞不通而成;虚者,肠道失于濡养,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大便不通。其中“实秘”者又有热秘、寒秘、气秘等;“虚秘”者又有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
中医在肿瘤患者便秘的治疗中功效显著,主要手段包括内治、外治。内治可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立法以“健脾益气,润肠通腑”为核心,补气药、理气药及泻下药最为常用。《灵枢·口问》指出:“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常用药为黄芪、白术、党参、火麻仁及当归等。临床上选择中成药时也忌峻药泻下,可辨证选择“麻仁润肠丸”“苁蓉润肠丸”等。
中医外治包括脐敷、针灸、艾灸、耳穴等方式。脐敷多选择泻下药、理气药和补气药,如大黄、芒硝、黄芪、白术、肉苁蓉等。中医针灸可选用天枢、足三里、中脘、上巨虚等穴位。耳穴亦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可选用直肠、大肠、角窝中、腹、皮质下等。
(图源网上)
总之,便秘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甚至是普通人也容易出现的症状,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会粗枝大叶地忽视它,觉得不需要和医生沟通,只要通过自己调整就能恢复正常。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也见过这样的病人——由于长期便秘,伴发了肠梗阻等问题,造成了身体的极大不适感,同时延误了抗肿瘤的治疗。因此,便秘虽小,却得上心。
总体而言,在医生和患者共同的配合及努力下,便秘症状可得到较好的改善。平时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就诊的过程中,需与医生反馈自己的排便状况。一旦便秘发生,应用本文提示的生活方式调整的策略,配合医生的诊疗,是最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ESMO临床实践指南:癌症便秘的诊断、评估和管理》;
2.《MASCC对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管理的专家建议》
3.范欣.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便秘的中医辨治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166-169.
4. 《耳穴诊疗入门》,主编:刘继洪。

本文是崔慧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