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背疼痛需谨慎,明确诊断才对症!----1例肺癌骨转移的波折诊断之路 刘哲宁 崔慧娟
腰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情况,可以发生在椎间盘突出、慢性肌肉劳损、压缩性骨折、炎性关节炎、内脏疾病等,甚至有可能与肿瘤有关。所以腰背疼痛不能简单以为就是劳累所致,如果新发疼痛或疼痛渐重,可能需找寻诱因,层层分析,只有准确诊断,方能对症治疗。最近我们收治了一典型案例:
一、病例报告
一名69岁的男性患者,多年前曾腰部扭伤,因当时医疗条件限制,不曾规范诊治,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腰背疼痛,未加重视。2021年3月出现腰背部范围扩大,腰背、胁肋下及前胸大片区域均出现疼痛,且程度较从前加重,4月出现右侧胸壁轻微压痛,患者自以为是劳累导致,尝试在疼痛处贴止痛膏药,但并未缓解。之后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理疗科,接受机械按摩理疗治疗3次后,疼痛反而更加剧烈,有时阵发剧痛,无法直立,同时右侧胸壁胁肋部出现一片手掌大小的隆起肿物,伴有压痛。
患者及家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前往医院检查。胸壁皮下肿物超声显示肿物恶性倾向。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旁有一肿物,大小2.7*5.0*5.3cm,伴肺内有多处磨玻璃结节;右侧第7肋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右侧第10肋、第9胸椎、 第1、2腰椎椎体骨质破坏,考虑转移。检查结果超出患者及家属意料,本以为久痛只是腰背部肌肉劳损,没想到竟查出是可能有大问题!

胸部CT:可见胸壁肿物

胸部CT:左肺可见肿物占位,恶性可能
为明确肺部及胸壁肿物性质,寻求进一步治疗,2021年9月15日患者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崔慧娟主任门诊。崔主任看过检查报告后,认为该患者肺部肿物恶性可能较大,并伴有全身多处骨转移,胸壁处肿物应为肺部肿瘤的胸壁转移灶,建议患者行穿刺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考虑到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更为方便,对患者的损伤风险较小,9月17日患者接受CT引导下胸壁肿物穿刺,穿刺针取完病理后,发现胸壁肿物大量出血,注射器抽吸出50mL皮下血肿积液后,肿物体积缩小。穿刺结束后第二天,床旁查看,患者皮下出血,右侧胸壁大片青紫色淤斑,右侧胸壁胁肋部仍可见隆起肿物。

病理结果显示,胸壁处肿物来源为肺腺癌。患者肺内肿物确诊为恶性肿瘤。
二、病例讨论
梳理患者病史,患者男,69岁,既往体健,无咳嗽、咳血、发热等临床表现。曾有25年吸烟史,年轻时曾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胸壁胁肋部肿物,触痛明显,无皮温增高。肺癌胸壁及骨转移灶引发疼痛,但患者以为是慢性腰背痛,未加重视,经按摩理疗后,胸壁转移癌受挤压后出血形成血肿,隆起于皮肤表面,并引起疼痛加剧。
不仅是肺癌,腰背疼痛和许多肿瘤都有关联,常常会出现误诊。首先,如果腰背痛伴随蜘蛛痣、黄疸等症状,应考虑肝癌不除外;如果平卧时,腹部酸痛感加重,可能预示胰腺肿瘤,因为胰腺位于腹膜后方,紧邻脊柱,当肿瘤侵犯或压迫腹腔神经丛时,可能引起腰背剧烈疼痛。如果伴随运动及感觉障碍、间歇发作如刀割针刺样的神经根性疼痛,可能由椎管内肿瘤引起。还有资料显示,消化系统、女性的子宫及卵巢、泌尿系统肿瘤等均可能造成腰背疼痛。
疼痛是恶性肿瘤的一大信号。有时在颈肩、腰背等处看似由于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慢性疼痛,可能源于身体的某一脏器或某一部位潜藏着的恶性肿瘤。肿瘤引起的疼痛有它自己的特点,往往表现为没有过量活动、不良姿势等诱因,疼痛持续天数更久,夜间入睡期间反而更痛,经休息及一般治疗无法缓解。因此,对中年以上的病人,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身体部位疼痛,应警惕处理,切忌盲目乱投医,考虑通过血检、超声、骨扫描、CT或者核磁检查,以尽早诊断,明确病因,早期诊治,避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同时,恶性肿瘤是按摩理疗的禁忌症,按摩可能破坏肿瘤的体表及骨转移灶,甚至促使癌细胞转移。另外,肿瘤局部也不适合艾灸、刮痧或者拔罐。针对癌症转移及癌痛,可以综合运用药物、放疗、微创介入、开放手术等治疗手段。并根据疼痛评分,按照阶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可以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中药外敷、穴位治疗等,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本文是崔慧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