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医生老叫我吃的消炎药不是抗生素?
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有病吃点消炎药-抗生素(什么头孢或阿莫西林)是很容易理解并接受的。但如果医生建议吃点止痛药,患者常常相当抗拒,甚至说:我忍忍就好了,大夫您给我开点消炎药(抗生素)吧。

但其中在骨科大多数疾病中我们常使用的消炎药是一类非甾体消炎药,如: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而因为这些药物又称为消炎镇痛,常被大家理解为止痛药,而实际上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这类药物往往用在髋膝肩等关节及各种软组织疼痛的治疗,实际上是消炎止痛,所谓消炎是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内或软组织内的炎症,而正是因为炎症得到消除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就那关节内的炎症来说吧。常见的关节内病变包括关节炎症,退变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它们的区别在于前三类都是非感染性的吃非甾体类消炎药有效,而后一个是细菌感染性的,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这时候很容易让大家觉得这个关节炎用消炎药不就是抗生素吗?
追本溯源,其实这种误解也来源西医从英语翻译过来后选用的词语的问题。如膝关节炎英文名是: Knee arthritis, 而化脓性关节炎指的是膝关节感染,它的英文是: Knee infection。英文是绝然不同的两个单词,而中文都叫成关节炎。这也让医生每每解释起来相当费劲。

目前抗生素的滥用也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病友们,千万不要用以前的老观念,有点问题就抗生素先上。而骨科中的关节内炎症通常都是炎性因子刺激等引起的关节不舒服,滑膜炎症等,而这时候就需要非甾体消炎药即消炎镇痛药来控制炎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情况医生的建议服用消炎镇痛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本文是曾宇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