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岁的老年人压缩骨折还需要手术治疗么?
今日门诊,一位76岁的大姨因腰部疼痛来诊。这位大姨的主要情况是身体姿势变化后即刻出现剧烈疼痛。比如,翻身起床的时候,坐着想站起来的时候,站着想坐下或者躺下的时候,疼痛特别严重。走起来之后反而不那么疼痛。这种体位变化而出现的疼痛在医学术语上叫做启动痛,很形象的用来形容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经过脊柱核磁检查后,确定胸12椎体压缩骨折。从核磁结果上看,这位大姨是适合做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只需要在椎体上打两个直径2-3毫米的小孔,将骨水泥“灌进”椎体里,就可以达到迅速止痛,防止骨折进一步加重的治疗目的。

红色圈出处即为压缩骨折处
听到这里后,这位大姨很高兴,困扰她一个月左右的疼痛终于有了一个有希望的办法,但是随行而来的家属马上追问道:医生,我母亲已经76岁的高龄了,这个手术对她来讲,身体是否可以承受?安全是否有保障?
我再次解释道,这种手术对于老年人非常的安全和友好。手术时长约1小时,只需要局麻,术中基本没有疼痛的感觉;术后12小时即可佩戴腰围或支具后下床活动。据相关的统计,术后有效率高达96%左右,非常适合大姨这种情况。而且,有些患者正是因为对手术的恐惧,在家自行疗养,反而加重了病情,最后只得做更加复杂的钉棒内固定手术,追悔莫及。

受伤30天后可见压缩椎体出现严重的形变,且椎管内出现骨块压迫脊髓
家属仍然充满疑虑,最后只是开些止痛药物。当老人在家属搀扶下走出诊室时,我不经意间瞥见了老人遗憾的眼神。希望老人家恢复顺利。
另外:无论是外伤后出现的压缩骨折还是因为自身骨质疏松出现的病理性骨折,均需要补钙治疗。单纯的吃钙片或输液补钙是完全不够身体需求的。所以补钙也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下一篇文章在详细展开讲解。
本文是耿海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