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惠凯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消化内科
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944人已读
胆囊息肉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做腹部B超就能够发现。
一般来说,如果胆囊息肉的直径大于1厘米或者在形态上侧向生长,怀疑有癌变的时候,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胆囊。现实中,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患者在手术后才发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换句话说,良性的本来可以不用做手术切除,可以继续选择随访观察。问题在于目前通过B超,CT,核磁等影像学诊断胆囊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准确率还是非常有限,常出现诊断不足或者诊断过度。
如何在手术之前就精确的区分胆囊息肉和胆囊癌?是有办法的。病理学检测是金标准,如果能够在手术之前通过超声内镜(EUS)穿刺拿到病理学,我们就可以精确的指导胆囊息肉的治疗方式,如果病理学认为是良性的息肉,可以继续进行随访,如果病理学认为怀疑胆囊癌或者重度异型增生,则需要外科积极手术治疗。
但是因为超声内镜技术在我国普及的程度还比较有限,导致相当一部分胆囊息肉的患者不能够拿到病理学诊断,就直接进行了外科手术切除,才会导致一部分良性息肉的患者接受了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后,会有不少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另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和结肠癌发病率的升高是相关的。
所以对于有胆囊息肉的患者,最好能够在手术之前精确的诊断是良性的息肉还是胆囊癌。如果要精确的进行病理学的诊断,则可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
本文是李惠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