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疮微创手术真的“迷你”吗?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各种痔疮微创术式也层出不穷,前些年风靡一时的PPH(痔上黏膜环切)术,紧接着PPH改良版:TST(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术、STARR(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都是针对痔上黏膜或痔上部分直肠全层的切除,来对痔疮本身起到向上提拉同时切断供血让其自身萎缩的作用。由于向上提拉的作用,原有的部分外痔也会比先前看起来更小,只需要切更小的切口来解决剩下的外痔。看起来确实做到了微创,但是肛门里面也并不是没有创伤,而是在切除的同时创面被吻合钉吻合起来了,这个被吻合的创面在肛门外面是看不见的,但我们更趋向于只关注眼睛能看见的外面的创面。
很多痔疮病人一来医院就会要求做微创手术,对微创手术情有独钟,可能或多或少先在网上了解了一些痔疮手术术式,网上也会对一些微创手术进行过度宣传和美化,以至于患者忽略了自己的适应症而刻意去追求微创。医生经过解释后患者大都半信半疑,觉得网上说的都是可信的。其实对于任何手术方式都有自己的适应症,以上的这几种痔疮新术式都适应于内痔环状脱出或者脱出较严重的患者,或者伴有直肠粘膜内脱垂、内套叠、直肠前突的患者,但并不是所有痔疮都适合这些术式。如果非环状的内痔脱出或单纯外痔等,传统的经典手术更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任何手术方式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而且相同术式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吻合钉不完全脱落在有的患者身上可能引起肛门坠胀感、异物感,或吻合口处理不当引发术后的持续出血等,这些并发症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所以我们所做的就是一定要明确诊断,正确判断手术的适应症。并不是一种术式适合所有痔疮,也不是一种痔疮适合所有术式。我们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选择对应的术式,患者也应该理性面对微创手术,只有适合自己的术式才是真正的微创术式。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是牛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