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真皮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
人工真皮适用于糖尿病足创面清创、控制感染后,有肌腱、骨骼外露,缺损面积不大,局部微循环尚可,有血供,可以组织再生的创面。因为这样的创面不适合直接植皮,经过人工真皮准备创面,在肌腱及裸露的骨组织上面生长出组织床,才能进行二期植皮覆盖。人工真皮为双层结构,内、外层分别由胶原蛋白和硅胶膜构成,内层充当真皮网状支架,外层具有防止细菌侵入的保护作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沿网状支架迁移长入,生成类似真皮的结构,以覆盖骨、肌腱。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后1周左右揭掉外层硅胶膜,内层胶原蛋白作为支架组织覆盖骨与肌腱,毛细血管新生使创面呈现粉红色,此时以自体刃厚皮片覆盖创面,既可完成全层皮肤缺损修复,又可保证创面的质地和形态接近正常皮肤,人工真皮后移植刃厚皮片,皮肤质地好,有一定的滑动度,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人工真皮两种技术可以同时应用于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一般VSD 修复骨外露创面较困难,人工真皮联合VSD 应用可以治疗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糖尿病足骨外露创面清创后一期行VSD,可以控制足部感染,缩小创面范围、减轻创面局部水肿。二期采用人工真皮促进肉芽组织覆盖骨外露创面,自体皮片移植于人工真皮的支架,更利于成活,达到创面愈合的目的。人工真皮提供一种网状胶原支架,在创面部位形成皮肤软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保证了皮肤颜色及弹性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应用 VSD 联合人工真皮修复糖尿病足创面,可以避免切取组织瓣对肢体造成新的损伤及组织瓣缺血坏死的风险;人工真皮可修复糖尿病足跟部骨外露,因其组织支架具有抗压能力及抗摩擦能力,能够满足患者负重行走的需要。然而,人工真皮联合VSD 的使用在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组织完全坏死、下肢主干动脉狭窄或闭塞等情况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是赵维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