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出院后(家居)康复建议

1、保持理想体重,使之不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值,每2周定时(早晨起床排便后空腹)称重1次并记录。任何不明原因(非自主性)的体重丢失>5%时,应该及时回医院复诊。
2、节制能量,每餐七八分饱最好,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非肥胖患者以体重不下降为标准。但切忌饥饿。
3、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乳、蛋、鱼、肉、豆是优质蛋白质来源。总体上说,动物蛋白质优于植物蛋白质,乳清蛋白优于酪蛋白。荤素搭配(荤:素=1/3:2/3)。控制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及加工肉(如香肠、火腿)摄入。
4、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每日蔬菜+水果共要求摄入5份(蔬菜1份=100克,水果1份=1个),要求色彩缤纷、种类繁多。增加全谷物、豆类摄入。
5、改变生活习惯 戒绝烟草,限制饮酒(如果饮酒,白酒男性不超过2两/天,女性不超过1两/天),保持充足睡眠。不能装保健品替代营养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品在良好营养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避免含糖饮品。避免过咸食物及盐加工食物(如腌肉、腌制蔬菜)。养成ONS(口服营养补充)习惯。
6、积极运动 每周不少于5次,每日30-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出汗为好。即使是卧床患者也建议进行适合的运动(包括手、腿、头颈部及躯干的活动)。肌肉减少的老年患者提倡抗阻运动。
7、重返社会,重返生活。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社交活动,尽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8、高度重视躯体症状及体征的任何异常变化,及时返回医院复诊;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包括抗焦虑药物的使用。控制疼痛。

以上文字内容选自 中国抗癌协会发布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
需要营养诊疗服务的朋友
请在好大夫平台联系 李岳堂营养师
本文是李岳堂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