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能不能吃药?
准妈妈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终于完成人生一件重任。大家都在互相道贺恭喜的时候,宝妈们要开启新的挑战模式——哺乳。但在哺乳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发热、感冒、乳腺炎甚至是很多慢性疾病,宝妈们在孕前都会按医嘱规律服药,但是在哺乳期总会担心药物是不是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甚至会自说自话停药,造成疾病加重恶化。那么,哺乳期间究竟能不能吃药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在考虑哺乳期用药时要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用药。鉴于对于母亲服药对母乳喂养宝宝的影响多数是未知的,我们在哺乳期用药是需要平衡利弊,只有病情真的需要药物治疗时才使用合适的药物。如果服药的话,也要用最小的剂量,使用最短的时间。对于疗效不确切,或者缺乏哺乳期安全性研究的中成药在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其次哺乳期用药应该尽量选择单一成分,避免复合制剂。因为单一成分往往更容易获得药物安全性的评估,而复合制剂由于成分多,对哺乳影响也会变得复杂,所以不推荐在哺乳期使用。且应该尽量避免长效、缓释的药物,尽量使用短效的药物。
而在用药方式上,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对乳汁影响最小的。能局部外用的,就不要口服,能选择口服的就不选择静脉用药。当然,还是以病情需要为大前提。
当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告知妈妈们该药物在哺乳期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大部分妈妈心里总还是有些担忧,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降低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选择避开血药浓度最高的时候喂奶。哺乳期用药给药方法不同,母体血中药物吸收峰值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乳汁中药物的浓度达峰后,随时间而减少,但消除速度一般比较慢。如果用药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间隔4小时,乳汁中浓度将相对降低,比较安全。通常建议在一次亲喂结束后或者宝宝夜间进入长睡眠后服药。必要的时候事先存储好母乳,在母乳药物高峰的时候把母乳泵出来扔掉。
口服药物最终进入母乳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度、脂溶性、分子量、与蛋白结合的程度和半衰期。所以决定用药前需要咨询医生,了解服药对母亲的益处及服药对宝宝的可能风险,服药导致母乳喂养停止的风险,药物进入乳汁的概率。乳母在用药后,不仅要注意观察自己对药品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而且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药物副作用,例如嗜睡、易激惹,以及其他的药物副作用表现。
那究竟哪些药物是可以在哺乳期安全使用的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目前哺乳期合理用药在国内比较常用的是由临床药理学家、儿科学教授 Hale 的 L 分级。根据药物对哺乳影响的危险等级分为 L1~L5 五个级别。L1 和 2 级别的药物一般认为对于乳汁作用很小,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这个等级可以在相关网络及药物分级资料中查到。还有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推荐,美国儿科学学会,以及可以前往 LactMed 数据库查询药物在哺乳期的安全性信息。
下面为大家列举一些哺乳期必要时可以安全使用的药物:
1、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避免使用一些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复合药物,可能有减少奶量的风险。
2、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者头孢类,这些也都属于哺乳期安全用药,不影响喂奶。
3、 抗过敏药物:可以选择的哺乳期安全用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盐酸非索非那定等。建议避免使用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可能会影响乳汁口味而导致宝宝拒奶。
4、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氟伏沙明。
5、 外用药物:最常见的就是宝妈发生乳头破损时,可以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或者哺乳期乳房湿疹时使用的咪康唑和克霉唑外用药,但记得一次亲喂结束后才能外用药膏,且下一次喂奶前需用清水擦洗干净。
6、 高血压药物:拉贝洛尔、拜新同、盐酸可乐定。
7、 风湿免疫科药物: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激素如醋酸泼尼松<20mg 可以喂奶),羟氯喹,硫唑嘌呤。
??所以各位新手妈妈们,哺乳期生病一定不要硬抗,一些慢性疾病更要规范用药,才能防止疾病加重。而一些急性病症在经过医生诊断评估后是可以安全用药的。希望各位宝妈在照顾好宝宝的同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吴珈悦
本文是吴珈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