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鳞癌术后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1例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非黑素瘤皮肤癌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转移性患者较为少见,临床少见,误诊误治较多,现报道一例皮肤鳞癌的治疗过程,以便说明规范化治疗过程,希望批评指正。
患者以手指鳞癌数年,腋窝淋巴结转移外院切除术后复发2周入院,入院后患者诊断为右手皮肤鳞癌伴腋窝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肩锁关节转移。具体病例资料如下


病理诊断如下:

全身骨扫描如下:

根据TNM分期为IV期病人,根据NCCN指南一线推荐,由于帕博利珠单抗价格昂贵,患者生存时间较长,患者决定选择进入免费的临床实验: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重组全人源抗程序性双特异性抗体(信达IBI 318)治疗。

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且患者局部破溃,临床症状较重。如下图


经与患者沟通后建议患者行顺铂、白蛋白紫杉醇、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经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如下图)。


但患者联合治疗结束2月后肿瘤再次增大


行1021基因检测,但未见明显突变

建议患者贝伐珠单抗、吉非替尼、或更换PD-1抑制剂治疗并局部给予放疗。患者最后决定更换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局部放疗。目前放疗进行中。
总结:该病例在初始治疗为IV期病人,但于某三甲医院给予行局部肿瘤切除,意义不大,再次说明专病专治的必要性。至我院后根据指南推荐可选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但结合病人实际情况,最终接受了双抗信达318临床实验的治疗。肿瘤继续增大出现疾病进展后,根据指南调整方案为卡铂、白蛋白紫杉醇和卡瑞丽珠单抗治疗,此时治疗目的为快速缓解病人症状和期待免疫治疗能起到长期控制疾病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治疗结束后2月患者疾病再次进展。但患者可选方案有限,为了获得缓解局部症状和长期控制肿瘤目的。将方案更改为局部放疗和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定期复查,期待患者有好的结局。
本文是刘志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