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崴 三甲
魏崴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扁桃体,“全切”Vs.“半切”?

1973人已读

小儿鼾症手术前,有一个令家长十分纠结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做扁桃体手术,如果做的话,是“全切”还是“半切”,甚至有些家长执拗地认为:如果医生强烈建议切扁桃体,就不在这家医院做手术了!

经过科普,很多家长都知道了“腺样体面容”,于是认为一切都是腺样体肥大惹的祸,没有扁桃桃体啥事。实际上腺样体和扁桃体都是环布咽部的淋巴组织的一部分,所以常常同时肥大,影响小儿颌面部和全身生长发育。另外咽部的淋巴组织环还有其他组成成分,少了扁桃体和腺样体并不会在宏观上显著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儿,一般均建议采取扁桃体“全切”的策略,避免残体发炎,不过实际上部分切除或者消融扁桃体之后,残余扁桃体发炎也会有所改善。扁桃体在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作用比较大,所以对于幼儿扁桃体的保留或者部分保留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如果只是扁桃体肥大导致患儿长期夜间打鼾、憋气、张口呼吸时,减少其体积就能达到治疗效果,扁桃体“半切”(部分切除或者消融)的术式尽管已经存在多年,但只是在近年来等离子等微创设备广泛应用后才逐渐被接受。扁桃体“半切”的优点:

1.术后咽痛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扁桃体周围肌肉,神经未受损,术后肌肉神经未暴露在咽腔中,不受局部炎症、感染、唾液等因素刺激。故恢复进食、饮水早,恢复快。

2.无论是近期和远期术后出血的概率明显减低。

缺点主要是存在残体再度肥大可能性,患儿处于生长期,切除腺样体之后扁桃体代偿性肥大。

全切的优缺点正好相反,术后咽痛比较重,进食恢复慢,但是术后复发率低。但是即便切除了全部扁桃体,患儿的舌根扁桃体,咽后壁淋巴组织还是可能出现增生。

总结两点:1.扁桃体手术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没有证据表明,扁桃体切除会造成患者长期免疫功能显著低下,该切的时候可以放心地切;2.幼儿、单纯扁桃体肥大,或者担心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代偿性肥大导致气道阻塞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扁桃体“半切”,如果有反复扁桃体炎发作史,或者口颌发育异常明显,目前还是建议“全切”为妥。

魏崴
魏崴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