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铮
吕铮 康复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

髋撞的终点是“置换”?

1593人已读

总有髋友忧心忡忡的问我一个问题:得了髋撞,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大概率会换人工髋关节了?面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许久的思考与观察,经过和相关专家的沟通交流,结合现有病例资料,现在可以试着抛出这样一个答案。

我个人认为,髋撞的终点和髋关节置换术并不是一个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看这样一张片子:这张片子属于一位80岁的老人,因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不力,找我寻求运动康复建议。老人主诉集中在膝关节,但是因“双下肢全长位”的X光片提示:髋关节退变、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狭窄以及盂唇钙化等征象,我特意就髋关节进行了多次问诊。尽管影像资料呈现出“问题”,但老人并无任何髋关节不适的描述(当然,我不会进行诱导式的询问)。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间隙狭窄、钙化

可见,尽管存在明显的退变,即便膝关节甚至接受了手术,老人的髋关节也远未达到置换术指征,也就是说,对于髋关节来说,至少就这一个病例来说,如此明确的骨性关节炎也并没有走向关节置换。而髋撞给髋友带来其中一个焦虑点就是:髋撞造成的盂唇损伤及软骨退变,最终会增加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好吧,如果说增加潜在的风险,那么我毫无疑义,毕竟从逻辑上讲,过度严重的关节退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但是要说一般水平的关节退变也能够直接增加置换术的风险,我想眼下倒是还不需要特别担心。

那么什么才是髋置换术的高危人群呢?以我现有的认知水平,我认为主要有几点:1.股骨头坏死(3期)、2.进行性髋发育不良(脱位,DDH)、3、一些特殊的伤病(骨结核、骨肿瘤、风湿免疫类疾病等)严重破坏了关节结构。

weixin16093913987274.png

股骨头坏死通常有几个常见诱因:脂肪栓塞和血管损伤。脂肪栓塞常见于嗜酒者和需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用药的患者。血管损伤则是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合并症,尤其是头下型和头颈型的股骨颈骨折,可造成走行于此处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因骨折脱位过程中的剪切力而破损,这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概率大于7成。临床分期可以简单理解为:1度坏死主要表现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紊乱,密度下降且紊乱,但整体形态基本正常。2度坏死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形态改变,但关节间隙尚存。3度坏死为广泛的髋关节骨结构破坏,股骨头结构崩溃,关节间隙消失。其中3度坏死是比较强的手术适应症。

进行性髋发育不良(DDH先髋)常见表现包括髋臼缺如、股骨头发育异常、髋关节脱位等,成年“先髋”患者,往往需关节置换术重建完整的髋关节以改善活动能力。

对于其他特殊的原因继发的髋关节病变,除了需考虑关节本身的病症,还应该做更多临床干预,这里不做过多探讨。

6a34d68b4d554d62946b065e3db137bb.jpeg

这样一看,为了避免髋关节置换,在我们可干预的后天因素中,尽可能避免股骨颈骨折,以及尽可能避免因功能严重不足或不合理活动过早造成重度骨性关节炎就可以了。至于髋撞,在青壮年时期注意对运动的合理干预,预防症状出现,有髋部症状时尊重康复功能训练,严格控制疼痛迅速加重,出现不可逆的髋部结构性功能障碍时,慎重评估术前状态,重视术前功能,慎重决策手术方案。做到上述几点,髋撞这个问题就有望得到良好的控制与解决。

无论如何,还是想以我这样一个康复师的角度,给已经接受髋撞手术,术中存在头颈部成型的患友提个醒,务必尤其重视长期功能训练,预防跌倒摔跤,个人愚见,总有些担心在该处经成型后,会一定程度影响股骨颈应力强度,乃至于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

可能是想的太多,我总是放不下对于远期疗效的执念,还是那句话,让我们继续观察,持续深入这个问题的争论吧。

至少我认为,髋撞患者不需要过度担心置换的问题,毕竟影响因素很多,所谓髋撞的结局,还是很开放的。

0021033873511890_b.jpg


吕铮
吕铮 康复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