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问题
经常有患者提问关于能不能吃日常碘盐或直接问无碘盐哪里有的买?这种恐惧碘盐的心态似乎普遍存在。怎样科学认识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以及我们日常饮食该注意哪些?
碘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碘不足或过量都可导致甲状腺疾病。我国从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碘化法规以后,现已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碘过量的问题。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减少碘的摄入量,禁食海鲜、海带、紫菜,不用含碘的药物。提倡低盐、低碘饮食,可也没有必要服用无碘盐,把碘盐热炒或晒一晒就可以了,但青春期、妊娠、哺乳期或寒冷、外伤及传染病等,造成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健康成人(非孕妇)每天需摄入碘150~300微克。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
常见海鲜的含碘量
数量 种类 含碘 含量
100克 干海带 含碘 36240微克
100克 紫菜 含碘 4323微克
100克 加碘盐 含碘 3500微克
100克 贻贝 含碘 346微克
100克 虾皮 含碘 264.5微克
100克 墨鱼 含碘 13.9微克
100克 小黄鱼 含碘 5.8微克
100克 带鱼 含碘 5.5微克
常见问题(一)甲亢患者真的不能吃任何海鲜吗?
海鲜种类很多,参照上面的表格内容,我们可以选择含碘少的吃。我们都知道甲状腺利用碘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进而造成甲亢。甲亢患者在治疗后,如甲状腺功能还未正常,或者还伴有甲状腺肿大,同时再摄入较多碘的话,会让病情雪上加霜。此时必须「忌」碘饮食。若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可选择含碘量较少的小黄鱼、带鱼、墨鱼解解馋,建议每月食用不超过2次。甲亢患者,应忌食含碘高的海鲜,食盐选择无碘盐。
常见问题(二) 甲减是不是要多吃海鲜?
不是所有的甲减都缺「海鲜」。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的合成不足引起甲减,而很多海鲜都含丰富的碘元素,能为甲状腺素的合成提供生产原料,缓解由缺碘导致的甲减。然而长期高碘饮食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加重甲减。所以,因缺碘引起甲减的患者可适度多吃海带、紫菜等高碘海鲜。但对于碘充足甚至过量患者,就不宜选择藻类海鲜了,偶尔吃一点海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甲减患者也不可以肆无忌惮地食用海鲜,和无并发甲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一样,海鲜的具体食用量可根据尿碘结果和每日推荐的碘摄入量来决定。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缺碘还是碘充足呢?去做个尿碘检查就知道了,儿童及成人(非孕妇)尿碘尽量控制在100~199μg/L。
常见问题(三)有甲状腺结节,能吃海鲜吗?
光有结节,不能决定能不能吃海鲜。甲状腺结节种类有(囊肿、腺瘤及甲状腺癌),其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遗传、电离辐射、吸烟、焦虑等有关,与体内缺碘或高碘均有关。甲状腺结节伴有甲亢或甲减者,海鲜的摄入可参考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也最好在尿碘的监测下,决定海鲜摄入的种类和数量。
常见问题(四)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能吃海鲜吗?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减的最主要病因,本病为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在同一家族中的几代人中发生,所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子女要注意减少碘的摄入量,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尽量做到提前干预,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
常见问题(五)甲状腺疾病患者西兰花、萝卜、土豆、核桃、红署、大豆和制品都不能吃,是吗?
卷心菜、西兰花、萝卜、土豆、核桃、红薯、大豆制品含碘量不高,都可以吃。但如果伴有甲状腺肿,卷心菜、西兰花、黄豆有致甲状腺肿作用,少吃为好。另外应注意少吃含异性蛋白质的食物,如虾、蟹、雄鸡等。
甲亢患者代谢率增高,消耗增加,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及丰富维生素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患者心率增快、怕热多汗,应保证患者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保障充足的睡眠,晚上11点以前要上床睡觉。因为人体内的各种激素具有分泌节律,如促甲状腺素就是晚11点钟分泌最高,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符合神经内分泌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是防治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
注:内容转载武心萍超声工作室。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