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疳积
疳积多见于1~5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疳积临床表现为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或面白无华,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精神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紫滞。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也有以本法配合汤药,作为辅助疗法。
疳积小儿推拿
⑴清补脾经。脾经在孩子拇指外侧缘,清脾经和补脾经同时操作,即是在脾经的位置来回推动300次。清中有补,即可补气血,又可以疏通中焦气机。
⑵推四横纹。四横纹穴是一个经外奇穴,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就在四个手指的指间关节横纹,这个穴位也叫四缝穴,可以用挑刺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回推的方法,每次推300次。
⑶揉板门穴。板门穴是消化的开关,多揉按有助于消化。它在大鱼际的中点,只需用我们的拇指揉按200次或者5分钟,日常揉按还有预防积食的作用。
⑷揉天枢。既然孩子的中焦气机阻滞,那我们帮孩子在肚子上揉按天枢穴来疏通气机。天枢穴在孩子的肚脐旁开约孩子3个手指的距离,用我们的手指轻轻揉按300次。
⑸捏脊柱。它有很好的调和阴阳,强健脾胃的作用,平时也可以多帮孩子捏一下脊柱,对提高抵抗力有帮助。
本文是杨晓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