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这点事——徐大夫谈就医(八)“癌症”,一个我们过分高估的对手
这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是人类自己把癌症推上了“魔坛”,成为高高在上最大的魔王。面对癌症,大家往往未战先怯,听到这两个字就已经失去了和它斗争的勇气,结果显而易见,精神先溃,身体随之而垮。但是,高高在上而坐的癌症,或许反而惴惴不安,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坐上了这个位置。
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第一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都和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没有几个人得了高血压就吓得六神无主的,甚至真正高度重视的也没几个,更甚的已经有脑梗、心梗发作的,发作的时候紧张兮兮,过去了烟照抽,酒照喝,打牌上网熬夜,什么都无所谓。心脑血管疾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旦发作,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而且可能随时要命。癌症就奇怪了,这是它大哥大,大家为什么就没那么怕呢。癌症发现以后,至少短期内要不了命,正确面对,可以长期共存,这是后话。
外伤,尤其车祸伤,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大家都知道都明白,但好像也没几个怕的。横穿马路和汽车比比速度,酒驾醉驾,疲劳驾驶,各种违章驾驶。都是要命的,癌症现在未知病因,防无可防,车祸伤可防可控,但是大家就是不怕外伤怕癌症,想法设法防癌,为什么呢?
癌症可怕,是因为未知,不知道病因,不知道如何预防,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得了病不知道能活多长时间,所以怕?那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呢,自己知道为什么得,知道怎么防,更知道一旦发生有可能随时甚至马上会死,大家倒不怎么怕,真是好奇怪的心理。未知的就是最可怕的?更可能的大家以讹传讹(尤其专业人士),是恐癌心理进一步扩大化的最主要原因。
癌症病因确实尚不明了,但是有几点是比较普遍的认识:1、短时间要不了命,可以归属于慢性疾病范畴;2、到最后要命的都不是癌症本身,往往是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3、可以和人体长期共存;4、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是总归有各种限制性的治疗手段。
癌症寄生于人体,从人体获得营养供给,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强壮”,增殖速度快于正常细胞,和正常细胞抢营养。如果你营养补充不足,癌细胞饿,自身正常细胞更饿,最终会因为营养不良活活饿死,所以大家看到许多肿瘤晚期的病人骨瘦如柴;如果营养过剩,自身正常细胞营养充足,癌细胞吃的更饱,肿瘤生长速度过快,会破坏正常的细胞和组织器官。那怎么办呢?先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营养,再想办法处理癌细胞。
所以,面对癌症,需要:坦然面对,放松心态;保证营养,和平共处;适度打击,确保各脏器功能。对于癌症,我们不用过于高估它的恐怖性,毕竟不会像心脑血管疾病一样说要命就要命,要调整好心态,做好长期共存、长期斗争的准备,心态越放松,斗争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要疑神疑鬼,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吃不下、睡不好,完全没必要,吃饱喝足睡充分,保持体力,保持身体强健,有足够的资本长期战斗。肿瘤不影响正常脏器功能的时候,暂时不搭理,营养过足,肿瘤长得快了,有可能影响自身的时候,不能放任不管,采取有效的手段,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给肿瘤迎头一击,虽然不可能彻底消灭,但是只要打击充分,就能保证未来很长时间能够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如果癌细胞再次挑衅嚣张,那就再来一次打击。不要寄希望一次战役就彻底结束战斗,至少目前根本不现实,也永远不要放弃战斗的勇气,不战斗只能等死。
本文是徐志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