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雪元 三甲
李雪元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神经外科

内镜经鼻修补垂体瘤术后复杂脑脊液鼻漏

476人已读

患者,女性,48岁,两次“开颅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行行放疗。近1月出现高流量脑脊液鼻漏。

入院CT及MRI提示中颅底、鞍窝及蝶窦区广泛沟通,骨质及硬膜机构均破坏,脑脊液广泛沟通,形成脑脊液漏的基础(见下面术前资料)。

术前CT.jpg

术前CT提示中颅底、鞍窝及蝶窦区广泛沟通,骨质及硬膜机构均破坏(三角处)。

术后MRI.jpg

术前MRI提示中颅底、鞍窝及蝶窦区广泛沟通,蝶窦腔、岩骨尖及外侧隐窝见脑脊液广泛沟通。

术前讨论认为该病例属于脑脊液鼻漏极难修补类型。开颅手术由于神经及血管结构交错及疤痕,结构深在,修补困难;内镜经鼻修补,由于漏口广泛,磨除骨质后缺少硬性支撑,成功率难以预测。

术前方案:本例手术拟采用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术前计划:1.利用脂肪的斥水性及柔韧性,将脂肪填塞入鞍窝及蝶窦腔内,阻止中颅窝及鞍上池脑脊液流出;2.术中首先扩大右侧蝶窦开口,过程中间断将内镜深入鞍内,蝶窦口扩大到能够查见到鞍窝与颅内的各个通道为止;3.使用大腿筋膜覆盖鞍底硬膜,为颅底硬膜重建提供基础,使用鼻中隔骨质修补蝶窦开口,期望后期蝶窦腔形成骨性闭合腔;4.鼻中隔粘膜瓣覆盖蝶窦全轮廓,为后期颅底重建形成粘膜屏障。5.同时放置腰大池引流管,为颅底重建移植物生长提供时间。

手术过程:过程顺利,历时1小时35分钟。

手术效果:术后1周拔除腰大池引流管,两周拔出鼻腔填塞物,未再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复查MRI提示颅底蝶窦腔、岩骨尖及鞍窝内充满脂肪信号,填塞致密(见术后资料)。嘱半年内不要参加重体力活动,定期复查。

术后MRI.jpg

术后MRI可见蝶窦腔、外侧隐窝及鞍窝及鞍上区广泛脂肪填塞信号,填塞致密,颅底重建可靠。


李雪元
李雪元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