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简易胸腔镜技术用于肺癌的精准分期和诊断
1.概述
内科简易胸腔镜不同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是在局部麻醉下将胸腔镜经肋间插入胸膜腔,对胸腔内病变在直视下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治疗,并能通过清晰的电视屏幕动态观察肺、膈肌和胸膜结构的微小病变,是一种相对安全、创伤小的检查方法。
2.内科简易胸腔镜的优势
①局部麻醉、小切口、微创、费用低。②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无法取病理或不适合取病理时,如果符合胸腔镜检查条件,可考虑内科胸腔镜检查。尤其对于影像无法发现的胸膜微小的病灶,胸腔镜直视下活检,阳性率高。③胸膜活检取材组织多,为后续病理、基因检测及科研提供更多的标本。
3.内科简易胸腔镜的适应症
①转移性或原发性胸膜疾病的诊断、分期,如肺癌胸膜转移、胸膜间皮瘤等。②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③对难治性胸腔积液可进行胸膜固定术,控制胸腔积液产生。④对纵隔、膈肌、胸壁和心包等部位的病变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
4.胸腔镜检查的禁忌症
①广泛的胸膜粘连-绝对禁忌证。②剧烈咳嗽或极度衰弱不能承受手术者。③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者、肺动脉高压者。④严重的肺功能不全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者。⑤当前疾病:如新发的心肌梗塞、肺部感染等。⑥血凝异常者或血小板少于40×109/L。
5.典型病例
病例一(特点:胸膜转移灶胸腔镜活检)
患者男,52岁,2021-7-20我院首诊。主诉:胸闷2月,诊断为肺癌8天。入院前当地医院CT检查示:左肺上叶软组织肿块伴纵隔增大淋巴结,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伴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当地医院行胸腔穿刺引流淡血性胸水2200ml,入我院后CT诊断:1.左肺上叶癌,左侧胸膜及叶间胸膜转移、双肺转移,肝多发转移;左肺门、纵隔、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考虑骨转移;左额叶强化结节,考虑转移瘤;胸腔积液。行内科简易胸腔镜检查:左侧胸腔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多发结节。


活检病理:胸膜活检符合肺腺癌,免疫组化:CK5-、CK7+、P40-、TTF-1+、CR-、WT1-。

基因检测: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左肺腺癌肺门、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膜、肺、脑、骨、肝转移(cT2aN3M1c,IVB期,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病例二(特点:原发病灶靠近肺动脉干及分支,穿刺风险高)
患者女,46岁,2021-3-1我院复诊。主诉:左肺腺癌胸膜转移22个月,靶向治疗中。2019-5-10因“咳嗽、气喘半个月,CT诊胸腔积液2天”首诊我院。CT示:左肺癌左侧胸膜转移,纵隔、左锁骨上淋巴结略大,左侧胸腔积液并左肺膨胀不全。行胸腔镜检查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胸膜弥漫增厚,局部成结节状。


病理:(左胸膜活检)倾向腺癌,免疫组化:CK7+、TTF-1+、NapsinA+、P40-、P63-。

基因检测:EGFR21外外显子L858R突变。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左肺腺癌左侧胸膜转移(cT2N0M1a,IVA期,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其后多次复查CT,疗效评价SD。2019-10复查胸膜转移略增大,血液基因检测:T790M(-)。给予埃克替尼+贝伐珠单抗治疗。2020-3-23复查CT示:原发灶及胸膜转移略增大。疗效评价PD。血液基因检测:T790M(+)。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至今。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文是唐晓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