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江鹏
刘江鹏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医院 脊柱外科

腰突融合术后康复训练时间表

1854人已读

腰椎间盘突出作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退行性疾病,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及相应的功能锻炼获得良好疗效。部分病情严重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多种术式,我科常用术式是MED微创手术及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本文主要探讨融合内固定术的康复训练流程。

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着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不当,也容易出现症状反复,甚至复发。故术后康复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有利于身体的痊愈。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该怎样训练呢?下面就由我们为您详细介绍。

第一阶段:术后3—5天开始(拔除引流管后伤口无明显渗血)。

1、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踝泵运动

2、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第二阶段:支具保护适当间断下床活动(术后5-7天开始)。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部支具,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使腰背肌收缩。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第三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一、5点支撑法:(术后1周开始)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二、、飞燕点水法:(术后3-4周)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6秒,重复15次/组,2—3组/天。动作缓慢为主,锻炼强度视恢复程度而定。小燕飞难度偏大,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分三种不同强度的锻炼方式:

第一种抬起上半身,简单易做,适合早期训练;

第二种为标准小燕飞,在第一种基础上加强,适合术后6周以上的训练;

第三种加强版小燕飞,有难度,适合术后3个月以上训练。

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以免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

4、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5、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坐,跑,跳,避免睡软床,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势提取,建立良好的生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增强腰部肌肉及脊柱稳定性。减少慢性腰痛的发作,防止腰部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复查。


刘江鹏
刘江鹏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医院 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