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对待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
每年职工体检一结束,门诊就会增加许多前来咨询肺部结节的患者,随着CT分辨率的提高,查出的肺部结节也越来越多。肺部结节直径较小,大部分是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对报告熟视无睹、不闻不问,而另一些患者则唯恐自己得了肺癌,整日担惊受怕。其实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那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小知识。
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灶(大于3cm称之为肿块,恶性可能更大),可以单发或多发。直径小于5mm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直径越小恶性可能性越低。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它的恶变概率也不同,根据结节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其中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癌变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研究发现,90%以上肺结节是良性的。

结节和肿块区别
2.肺结节的成因有哪些?
1) 吸入有害颗粒引起的炎性结节:
人的肺是间接和空气相通的,空气中的细微颗粒都有可能进入肺内。随着年龄越大,肺与空气“交流”时间越长,期间不免会受到某些有害物质(如香烟烟雾、粉尘、雾霾、油烟味、汽车尾气等)的损害,引起炎性反应,产生结节。
2)感染引起的炎性结节:
当肺内感染某些病原体时会产生炎性结节,比如结核杆菌、真菌(隐球菌)、细菌等,这些结节通过抗感染治疗后大部分都会吸收。
3)良性肿瘤性结节:
如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可发展为肺癌)等。
4)早期肺癌性结节:
早期肺癌,如微浸润性癌(原位癌目前归类到癌前病变),随着时间推移,结节会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浓(如下图a-b-c每隔1年后随时间增大增浓)。

结节随时间增大增浓,提示恶性
5)其他类结节:
如痰栓、畸形、肺动静脉瘘、肺内淋巴结影等。
知道了上述几个知识点,那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
首先要做的是评估结节是否为肺癌的高危结节。如何评估?
第一,你要明确你是否有肺癌的高危因素,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第二,你要找呼吸相关专科医师评估肺结节外观的“好与坏”。
(1)结节外观评估(建议薄层CT靶扫描):
- 结节大小:结节大小与恶性程度成正比,定期观察中结节逐渐增大提示恶性。
- 结节形态:恶性结节倾向于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态
- 结节边缘:恶性结节有分叶状,伴毛刺、胸膜凹陷征等
- 结节-肺界面:恶性结节界面不光整、毛糙
(2)结节密度:
混合性密度恶性程度高,如实性成分大于50%,剩余磨玻璃成分,该结节恶性可能大。在定期复查肺部CT观察过程中如结节磨玻璃密度逐年增高,也常提示恶性。

好了,读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有开头问题的答案了。我们经过上述评估后,如果你的结节是低危(肺癌低风险)结节,可以通过定期肺部CT观察即可(根据结节大小,半年到1年复查);如果你的结节是高危(肺癌高风险)结节,则联系胸外科医师,根据情况采取外科干预办法。
友情提醒:肺部结节治疗药物较少,中医药治疗结节部分有效,但建议去正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科治疗。
本文是何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