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性肠梗阻能预防吗?
众所周知,通畅的肠道和正常的肠道功能对于人体维持生理功能、保持旺盛的免疫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健康的基石。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癌症腹腔转移的情况下,会出现肠道不通畅的情况,称为肠梗阻。
肠梗阻是临床急症之一,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往往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会造成腹腔、肠道压力增高,会引起不适甚至是极度的痛苦;另一方面会因频繁的呕吐和进食障碍造成营养丢失和严重不足,进而出现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从病因上看,肠梗阻分癌性和非癌性。非癌性原因多为手术或放疗引起的肠粘连,也可以是年老体弱肠功能减退造成的粪块嵌顿;癌性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多因肿瘤侵犯腹腔器官、肠道系膜以及肿瘤压迫肠管造成梗阻。国外文献报道,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接近50%。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由于腹腔广泛黏连引起小肠梗阻较大肠梗阻更为常见(61%和33%),在病程的中后期往往出现大肠和小肠同时梗阻的情况。其中,卵巢癌更易引起癌性小肠和大肠梗阻(约占50%)。因此,重视MBO的预防、识别和恰当处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于癌性肠梗阻,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那些情况下要考虑有肠梗阻?
在有癌症病史时,特别是患卵巢癌、结直肠癌或胃癌经历过手术和放疗等治疗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肛门排便和排气消失(不全梗阻时可以有少量排气和排便),即要高度怀疑肠梗阻,此时经腹部X线立位及卧位片检查出现液体平面,即可诊断肠梗阻。
2、出现癌性肠梗阻时怎么办?
对于急性发生的完全性肠梗阻,要尽快采取下列办法:
1)首先是禁食、减压。出现肠梗阻时切忌勉强进食,因为进食会加重已经存在的梗阻。减压可采取放置胃管或肠道引流管,是打破癌性肠梗阻的恶性循环的重要步骤;通过放置胃肠引流管,大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2)药物治疗:一旦癌性肠梗阻确诊,均要使用奥曲肽或生长抑素以减少肠道分泌,对短效奥曲肽治疗有效的患者,推荐换用长效奥曲肽,可以安全有效地维持症状的持续缓解,减少频次,方便患者;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可以有效的减轻或消除炎症(包括无菌性炎症);有效止痛:癌性疼痛部分患者可用吗啡等药物控制,对于合并肠痉挛性疼痛的患者,可应用山莨菪碱(又称654-2)。
3)抗感染。大多数存在癌性肠梗阻的患者会合并感染,感染不仅会加重肠道梗阻的症状,而且会加重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及时有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4)补液量:在禁食的情况下,补液治疗尤为重要。不仅补充机体需要的水分来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液循环,而且可以补充必要的能量和蛋白、维生素、电解质等,血清蛋白降低者,也要及时补充白蛋白,这对于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非常重要。每天的补液量,要按正常的生理代谢需要量提供,大约是每天2000ml左右。
3、癌性肠梗阻能否手术治疗?
事实上,大多数癌性肠梗阻患者由于腹腔存在广泛的黏连,手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当梗阻为单一部位时或局限性肿瘤压迫造成的梗阻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以有效消除梗阻。
大部分情况下,当在存在下列情况时,禁忌进行手术治疗:
近期开腹手术证实无法进一步手术;既往腹部手术显示肿瘤弥漫性转移;CT等检查证实腹腔内广泛转移,并且造影发现严重的胃运动功能障碍;触及弥漫性腹腔内肿物;大量腹水,引流后复发。
4、癌性肠梗阻是否均要进行静脉营养(又称全肠外营养)?
完全性肠梗阻(肛门排气、排便完全停止)是需要进行静脉补充营养的,补液的成分和量要按机体的代谢需要计算后补充。但对于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特别是经禁食、引流、奥曲肽和补液治疗后好转的患者,则可以适当恢复进食。但根据我们的大量实践经验,不全性肠梗阻患者饮食恢复要遵循 “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渣饮食,到流食、半流食、正常饮食,蛋白供应从水解蛋白到普通蛋白的规律。切记一点,饮食原则一定要落实少量多餐,防止大量饮食诱发肠梗阻恶性循环,并因个人耐受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5、癌性肠梗阻情况下能否进行抗肿瘤治疗?
癌性肠梗阻会造成患者营养的严重缺乏和代谢紊乱,因此,一般在急性发病期内是不能进行抗肿瘤治疗的。但对于癌症明确进展且为梗阻发生的直接原因时,在通过禁食、减压和充分营养后,可以视情况进行强度适宜的抗肿瘤治疗:
1)节拍化疗。就是小剂量长期应用某些化疗药物,比如环磷酰胺、卡培他滨等药,主要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使之达到破坏肿瘤的生长环境和提升机体免疫的效果,抑制肿瘤的生长。临床中已经观察到较好的效果。当然,是否能够顺利落实,还要看患者的实际耐受能力。
2)针对性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近10余年来,肿瘤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策略。许多令人谈之色变的恶性肿瘤,由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实施生存率呈数倍提高,比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通过大量的实践,在有合适基因靶标的情况下,已经证实靶向和免疫治疗疗效良好、毒副作用已于耐受,将是下一步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向。
6、癌性肠梗阻能否预防?
如上所述,癌性肠梗阻绝大部分有卵巢癌、结直肠癌或胃癌病史,而且经历过手术治疗,合并有腹腔的广泛黏连。现已明确,手术治疗,特别是多次的手术治疗是肠粘连的重要因素。因此,腹腔手术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微创的原则,是可以减轻腹腔黏连,进而预防癌性肠梗阻的发生;
其次,对于已经接受过多次手术、存在腹腔广泛黏连的患者,在梗阻尚未发生之前,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饮食采取少量多餐、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便秘和梗阻的发生,保持每天大便通畅,也是癌性肠梗阻的预防策略之一;
再次,要重视肠道健康微生态构建。长期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四联活菌双歧杆菌等,不仅可以维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而且对维护机体免疫力、保持正常的肠动力具有确切的作用。
此外,一定要有适当的运动。最近,国外杂志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每天静坐超过8个小时的癌症康复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是静坐时间较少的同龄人的5倍;而每周运动超过300分钟(大约相当于每天40-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的患者,死亡风险减低65%。
1. Jiali Mo, Lei Gao, Nan Zhang,et al.Structural and quantitative alterations of gut microbiota in experimental small bowel obstruction.PLoS One. 2021; 16(8): e0255651. Published online 2021 Aug 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55651
2. Terrah J. Paul Olson, Carolyn Pinkerton, Karen J. Brasel, et al. Palliative Surgery for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from Carcinomatosis: A Systematic Review.JAMA Surg.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15 Apr 1.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JAMA Surg. 2014 Apr 1; 149(4): 383–392. doi: 10.1001/jamasurg.2013.4059
3. Eline H. van Roekel, Elisabeth A.H. Winkler, Martijn J.L. Bours, et al.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atterns of sedentary time accumulation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ors.Prev Med Rep. 2016 Dec; 4: 262–269. Published online 2016 Jul 1. doi: 10.1016/j.pmedr.2016.06.022
4.
Subramaniyan Ramanathan, Vijayanadh Ojili, Ravi Vassa, et al.Large Bowel Obstruc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maging Spectrum of Common and Uncommon Causes. J Clin Imaging Sci. 2017; 7: 15. Published online 2017 Apr 5. doi: 10.4103/jcis.JCIS_6_17
本文是孙君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