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珍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痛风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注意事项

发表者:郭晓珍 人已读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痛风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常常使病人无法忍受。痛风首次发作多发生在单个关节,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头的第一个关节)最常见,足背、足跟、踝、膝等关节也可发生。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常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不过,临床上,不典型发作的病人占了大多数。患者不能轻易地自我诊断为痛风,随意用药。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注意事项:

1. 急性痛风发作时,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而且治疗最好在起病24小时之内开始,治疗越早开始,越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2.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的关节要制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疼痛完全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

3. 局部冰敷或冰袋降温,以减少炎性渗出,缓解红肿和疼痛。冰敷时间每次20分钟,冰袋外面要加布袋。切记此时不可进行按摩和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肿胀及疼痛。

4. 严格低嘌呤饮食。急性发作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肝脏、鱼、肉汤、鸡汤、蘑菇等。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禁酒、禁烟、忌辛辣刺激等。

5. 多喝水,每日喝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检查尿常规,根据尿PH,决定是否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 。

6. 急性痛风发作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其越早治疗效果越佳。可选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胃肠道及肾功能状况而定,使用时需及早、足量、正确使用,症状缓解后减停。

7. 痛风急性发作一般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止痛治疗。若无禁忌推荐早期足量使用NSAIDs速效制剂。一般大家耳熟能详的止痛药,如英太青、扶他林、布洛芬、西乐葆等药物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既往有复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者为所有NSAIDs使用禁忌证。NSAIDs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肾功能,严重慢性肾脏病(G4~5期)未透析患者不建议使用。对于严重及顽固性病例,可以联合使用秋水仙碱,但不推荐联合糖皮质激素,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可增加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可能性。经常能看到患者乱用止痛药(过量服用、多种成分相似的同时服用、超疗程长期服用),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8. 秋水仙碱:目前基本不用大剂量冲击的传统用法,而采取安全性更高的小剂量疗法。起始负荷剂量为1.0 mg,l h后服用0.5 mg,12 h后按照0.5 mg,1~3次/d。既提高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又不影响疗效。秋水仙碱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时须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肾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患者须酌情减量。秋水仙碱可引起骨髓抑制,使用时注意监测血常规。

9.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秋水仙碱、NSAIDs治疗无效或使用受限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身给药时,口服泼尼松0.5mg/kg·d,连续用药5~10 d停药,或者0.5mg/kg·d用药2~5 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d。不宜口服用药时,可考虑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水钠潴留、感染等不良反应,避免使用长效制剂。急性发作仅累及1~2个大关节,全身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关节腔内注射短效糖皮质激素。

10. 首次发作的患者,医生指导适合的用药方案后,建议留药备用。因为急性痛风发作的处理争在一个“早”字,越早期用药,关节炎就越容易控制。

11. 痛风发作时不要用抗生素:人们通俗的将抗生素称为消炎药。痛风性关节炎不是细菌性炎症,抗生素对缓解痛风无效,且乱用抗生素,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

12. 痛风发作时,第一步是止痛,待疼痛缓解后更重要的是后续降尿酸治疗。很多痛风患者只重视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止痛治疗,而忽略间歇期的降尿酸及并发症的预防,导致痛风反复发作,进入痛风慢性关节炎期,出现痛风石和痛风性肾病,只有做好痛风的规范治疗,使尿酸满意达标,才能真正实现控制好痛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是郭晓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