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慧慧
主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妇科
题目:“最容易变好的坏孩子”-宫颈病变
292人已读
过去医学界一直将宫颈糜烂解释为宫颈癌的前兆,不少女性- 听说自己有宫颈糜烂,立刻紧张起来,担心是“癌前病变”的信号,非要把这疾病的“萌芽”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正是过度医疗能够趁虛而入并且频频得手的关键原因。实际上,最新医学观念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并没有直接关系。生殖道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才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归功于德国医学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08)
是不是感染了高危型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呢?当然不是。据估计,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可能会感染一次HPV,幸运的是,她们中的大多数,能够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将病毒彻底清除。只有持续多年的高危型HPV感染,才会引起细胞学发生异常改变。这种病变通常是缓慢和渐进式的,先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之后是CIN2和CIN3,一般需要十年以上,才会进展到浸润性宫颈癌。所以,已经开始性生活的女性,不要再纠结于自己是不是有宫颈糜烂了,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吧。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有性生活女性,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21-29岁只需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30-65岁首推每5年进行一次细胞学和HPV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既往筛查正常的65岁以上女性可不再筛查。
宫颈有糜烂,不等于癌前病变;宫颈光滑如初,也不代表没有癌前病变。定期进行
宫颈细胞学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才是避免宫颈癌的最佳办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