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春阳 三甲
王春阳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泌尿外科

浅谈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

1198人已读

尿失禁是一类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和社会交际的常见疾病。全球约有20亿人受到尿失禁的困扰,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等。今天王春阳主任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治疗的相关问题。

一:我们必须先了解前列腺在排尿中起的作用及正常排尿过程?

前列腺是人体尿道的的一部分,是位于膀胱和尿道之间的桥梁,本身构成排尿的内括约肌,参与控制尿液的排出,排尿过程主要有以下这些角色参与,膀胱像个有弹性的水库能膨胀以储存更多的尿,膀胱逼尿肌主要为排尿提供动力,尿道括约肌起到水龙头的作用可以开闸放水,当尿液的存储量达到300-400毫升时,膀胱就会通过特定“通道”发送信息给大脑,告诉大脑“该开闸放水了”,大脑判断可以小便后,尿道括约肌才可以开闸放水。

因此正常排尿主要需要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肛提肌参与。逼尿肌起动力作用,尿道内括约肌及尿道外括约肌起“闸门”作用,肛提肌可以协助括约肌约束小便的排出。

二:什么是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为什么前列腺癌术后会出现尿失禁呢?

答:当尿液不受主观意志控制而由尿道溢出,称为尿失禁,与前列腺切除手术(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相关的尿失禁,称为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前列腺癌手术后发生的尿失禁称之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2019版泌尿外科指南指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定义并不统一,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二种,第一种是患者只需要使用1块以内的尿垫便可被认为不存在尿失禁,第二种是只有彻底不需要使用尿垫(即“零垫”)才可认为没有尿失禁发生。但2012年制定的帕萨迪纳共识(PCP)中更推荐以“零垫”作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无尿失禁的定义,因其被证实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度更高。

前列腺被切除之后,需要对尿道和膀胱进行缝合,这个过程叫尿道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我们人体排尿控尿的组织与肌肉会遭到破坏与重建,所以会出现术后控尿不佳甚至尿失禁,此外术前尿路感染、膀胱功能差,排尿困难症状比较重也可能导致尿失禁。尿失禁是前列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30%~80%。2019版泌尿外科指南指出关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除数据本身的异质性及研究方法存在差异外,更重要的是目前尿失禁定义不统一,据报道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控能力的恢复时间可达术后2年,国内研究发现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术后3个月发生尿失禁的患者超过患者总数的一半,即100个患者中有超过50个患者发生了尿失禁,术后6月发生尿失禁的患者超过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即100个患者中有超过25个患者发生了尿失禁,术后1年发生尿失禁的患者超过患者总数的六分之一,即100个患者中有超过16个患者发生了尿失禁。50岁以下的男性人群的尿控恢复能力明显优于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人群。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比传统开放手术在尿控方面更具有优势,即尿失禁发生的概率更低,术后1年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为3%,即100个患者中只有3个患者发生了尿失禁。

当然各位患者朋友也不要担心,研究表明只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患者都能得到康复。

三.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怎么治疗?

答: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推荐)、生活方式调整(推荐)、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尿道旁移植物注射治疗、吊带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1.什么是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怎么做?

答: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颈的尿道内括约肌由于前列腺的整体切除而被损害, 因此排尿控制将依赖有功能的尿道外括约肌, 它可以通过盆底肌而得到加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低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来改善盆底功能,提高尿道稳定性,达到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目的。下面主要介绍两种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法,即提肛运动方法与凯格尔运动方法。提肛运动,顾名思义就是收缩肛门的运动,主要锻炼的是肛门附近的括约肌,而凯格尔运动主要是肛门和尿道之间肌肉群,锻炼的是人体的盆底肌肉,也就是我们平时用来控制排尿的肌肉。两者所控制的肌肉群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总体来讲有明显的不同,而凯格尔运动的难度系数更大一些。

第一种:提肛运动

身体直立放松,下肢屈曲90°做蹲马步的动作,身体稳定后,收缩肛门到最高点做提肛运动,持续5~10秒,放松5~10秒,重复10~15次,每日3~5次,持续8周或更长时间。

注意事项:1.通常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2.见效后,仍坚持每天练习提肛运动8~10次,以维持效果。

3.若症状严重,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增加物理治疗,效果会更加理想。


第二种:a.凯格尔运动

第一步就要先找到盆底肌

小便夹断法:人在尝试中断排尿时,用力收缩的肌肉就是盆底肌。

吹气球法:坐着用力吹气球,会感觉到骨盆下区有块区域在用力,这就是盆底肌区域

第二步找到盆底肌后,就开始进行盆底肌训练。

步骤

1.运动前,排空膀胱

2.平躺于地板

3.紧缩骨盆肌肉,保持5秒钟

4.放松骨盆肌肉,保持10秒钟

5.以上动作重复10次即为一组,每天3-4组

b.改良后的凯格尔运动

1.膝盖弯曲,脚板平放在地板上,两腿稍分开

2.收缩盆底肌,并抬起你的臀部,保持正常呼吸,坚持10秒

3.降低你的臀部,放松盆底肌,反复做10次

注意事项:1. 盆底肌收缩时,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不要收缩

做的过程中不要憋气,保持正常呼吸状态。

2.锻炼过程中,如果觉得腰部肌肉酸痛,说明训练方法不合适,或者是肌肉没有选正确。

3.凯格尔运动一般要坚持3个月以上的训练,才能出现显著效果

4.等你越来越熟练的时候,不管你在哪儿在干什么,都可以进行练习

2.生活方式调整有哪些?

答:生活方式的调整主要包括定时排尿、控制液体摄入、减少对膀胱有激惹作用的物质摄入(咖啡、辛辣食品)

王春阳
王春阳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