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小菊 三甲
刘小菊 主任医师
丽水市中医院 中医肾病专科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肾护肾

683人已读

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肾护肾

丽水市中医院肾病科 刘小菊

一、中医的“肾”与解剖学的“肾脏”有什么区别?

中医的“肾”是“五脏”之一,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肾脏”,还与人的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毛发和骨骼代谢等有密切相关。肾之虚实,直接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状况。肾足则脏腑安,肾虚则百病生。故日常养生,要把养肾护肾放在首位。

二、中医的“肾”有哪些功能?

中医的“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出生以后秉受了父母的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下,逐渐长大,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有了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天葵”的物质,于是男子就产生精子,女子就开始按期来月经,性功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的能力;到中老年以后,肾的精气逐渐衰败,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至消失,形体也就逐渐衰老。

三、肾虚的原因有哪些?

1.感受外邪易伤肾

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侵犯人体,从外而内,会伤及内脏,影响肾的功能活动,导致肾的损害。

2.情志失调易伤肾

正常范围的的情志活动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情志太过,就会导致多种疾病。所以中医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它既可直接影响肾的功能,也可先影响其他脏腑而后累及于肾,出现情志失调性肾虚症。

3.饮食不节,伤脾胃也伤肾

食物是靠脾胃来消化的,转化为精微物质来营养全身。饮食不节会首先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进而气血生化不足,使肾气失充,导致脾肾亏虚,进而导致多种疾病。

4.过度劳累耗精气

中医认为“劳则气耗”,即过度的体力劳动常常导致体力的过分消耗而伤及肾气,对健康十分不利。

5.房劳过度最伤肾

房劳过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情欲过度,虚火妄动而损伤真阴,虽然没有行房事,也可导致肾虚。另一方面是指纵欲无度,不知节制,超越了正常生理限度,耗精伤气而致肾虚。

6.乱服药物 用药过多易伤肾

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容易直接产生肾损害,如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还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和一些止痛药等,都容易引起伤肾。

四、 中医的“肾虚”有哪些表现?

肾虚常见的有肾阳虚、肾阴虚、肾气不固和肾精不足等四种类型。

1.肾阳虚可见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后余沥不尽,腹胀腹泻五更泻,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女子宫寒不孕、带下清稀量多。

2.肾阴虚可见口干舌燥、五心(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一个心口)烦热、两颧潮红、口唇红赤、夜间盗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月经少、闭经、崩漏等。

3.肾气不固 中医认为,肾藏精,具有储存封藏精气的功能;气有固摄作用,所以肾气只宜固藏,不宜泄露。如果劳倦、淫欲过度、久病失养耗伤精气,肾气的固摄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出现肾气不固的症状。肾气不固的明显特征是表现为二便(大便、小便)、精液、白带、月经、孕胎异常如遗尿、尿失禁、尿后余沥不尽、夜尿清长、尿蛋白漏出;大便滑脱、久泻不止、大便失禁;遗精早泄,白带清稀,量多不止;经期过长,淋漓不尽;胎元不固、滑胎等。

4.肾精不足 精是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所藏的精包括两大部分,即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精不足表现为生长发育不好、抵抗力下降。可见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动作迟缓、骨骼痿软,牙齿脱落松动,头昏神疲,智力减退等。

5.临床上还有肾阴阳两虚、肾气阴不足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证型合并出现的情况,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辨证准确分型。

五、中医补肾要对症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补肾更是如此,必须分清寒热虚实,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气不固还是肾精不足,否则盲目乱补,不仅很难起到应有的补养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建议到医院找正规的肾病专家咨询,辨证调补。

六、中医养肾护肾的方法有哪些?

1、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中医认为,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如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肾虚有阴阳之分。肾阴虚者,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应选择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2、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

3、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4、保持大便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

5、饮水养肾

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保肾措施。

6、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7、护足保肾

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会促进手脚冰凉症状的康复。

8、避免劳欲过度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

9、警惕药物伤肾

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以免造成肾损害。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刘小菊
刘小菊 主任医师
丽水市中医院 中医肾病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