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食管瘘病例治疗分享
气管食管瘘由于涉及到气管和食管两个器官,本身就属于疑难病症。小的气管食管瘘,尚可以通过内镜放置支架的方法使其自然愈合,巨大气管食管瘘只能通过手术治疗,而且瘘口越大,手术难度也越大,越难保证手术是否成功,或者成功解决瘘的问题以后是否会并发二次损伤,就像患者上次气管插管后出现瘘一样。再加上患者先前有过气管切开的经历,手术当中处理气管时还要兼顾气管食管瘘和气管切开处瘢痕两个问题,对于外科医生来讲具有十足的挑战。


病例1.
68岁老年女性患者,2年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口气管插管1月,并发气管狭窄,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和气管切开术。患者4月前于外院行气管成形术,术后仍有狭窄,故重新开放气切窦道。2021年10月25日于我院行气管镜检查示:声门下约2cm处气管狭窄。术后坏死物形成了气管狭窄,通过纤支镜清理坏死物,并行冷冻球囊扩张后病情好转。

病例2.
32岁男性患者,气管插管后并发气管食管瘘(TEF)一年,体重从90kg下降到40kg。气管镜检查示:气管镜经鼻进入顺利,声门闭合可,声门下见疤痕狭窄,距声门约4.5cm处气管膜部见瘘口,瘘口直径约0.5cm。远端气管环清晰,隆突锐利;双侧各叶段管腔通畅,黏膜光整,见少许粘痰,予以吸除,未见新生物,未见出血。

病例3.
47岁男性,1年前行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后并发脑梗,气管切开插管1月,出现进食呛咳的症状。气管镜检查示声门下4.5cm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瘘口直径约0.8cm。先后予气管支架、食管支架、食管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瘘口封堵均失败。

后于我院全麻下经颈领状切口,行气管节段切除重建术+食管瘘修补术,切除约2个软骨环,气管端端连续吻合,手术顺利。术后3天复查气管镜示:气管管腔通畅,吻合口环周少量坏死物覆盖。术后2周拆悬吊线,拔引流管,恢复进食。

病例4.
58岁男性患者,7月前因建筑工地火灾导致全身65%烧伤,并发呼吸困难2月。后行气管切开术通气2个月,后造口愈合。纤支镜检查示:气管插管后狭窄,长2cm,粘膜正常。

2022年3月18日于我院行颈部领状切口联合正中切口胸骨半劈气管节段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是段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