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洋 三甲
孙洋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 儿外科

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的身份之谜

284人已读

腹股沟斜疝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因为很多家长甚至医生对这个病的治疗和诊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写一篇科普文章来介绍一下。

我用一个比喻来开始这个知识点的引入。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肚子比作一个房间的话,那么在胎儿时期,这个房间里面是相当热闹的。尤其是男孩子在胎儿时期,两个睾丸是跟肾脏挨在一起的,共同住在这个房间里的。由于睾丸担负着将来传宗接代的重任,因此就要出去闯荡闯荡,不能一直闷在肚子里面了。

随着胎儿的成熟,两枚睾丸从腹腔这个房间里慢慢向外挪动,最后头也不回的推开左右两扇门进入了他们专属的小房间“阴囊”里面。有的睾丸做事比较细心,出来以后不忘把门关严,但是有的睾丸就比较大大咧咧,门也不关或者关不严就走了,留下一个开口。

腹腔里面的小肠,阑尾,大网膜等离这个小口比较近的器官,眼睁睁看着睾丸就这么自由了,很是羡慕,一看正好有这么个漏洞,于是时不时也会钻进去看看,一进去不要紧,我们小朋友的腹股沟就会鼓起来,甚至阴囊也会鼓起来,这,就是疝气了。

也有时候进去的不是有形的东西,仅仅是一汪水,那么这就是鞘膜积液了。

因此不论是疝气,还是鞘膜积液,你也能看得出来,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门没有关严。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多数在孩子出生就能看得出来,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要等到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发作的时候除了鼓包还有疼痛,最严重的就是这个小漏洞把进去的组织器官卡顿住(我们叫做嵌顿疝),不但剧烈疼痛,还有伤害里面内容物的风险。

对于疝气,我们常常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观察到1岁左右的,如果还是没有自己痊愈就要尽快手术了,因为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运动能力也在升高,疝气不但会越来越频繁的发作,而且会更加容易嵌顿。

如果是鞘膜积液呢,最晚可以等到3岁再手术,但是一般比较大的鞘膜积液其实自己痊愈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家长们不要害怕麻醉而放任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讳疾忌医。


孙洋
孙洋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 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