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吞下了异物怎么办
某日门诊,有一位2岁不到的印度裔小女孩被家长急忙带来我的诊室。经过交流得知,小女孩1小时前在玩耍中不慎将一枚纽扣电池吞下,紧急被带到医院来。
纽扣电池内部含有腐蚀性化学成分,在上消化道内停留过久可能导致消化道穿孔,因此是国际急救指南中列出的必须立即取出的异物之一。我接诊后争分夺秒做好检查,定位异物在消化到的位置以后联系消化内镜医生,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操作后纽扣电池被顺利取出,小女孩转危为安。
上文中提到的这个小女孩并不是个例。吞入异物在儿科急诊中是很常见的情况。吞入的异物在食道上半部分可能会影响呼吸道的通畅造成窒息;有的异物含有腐蚀性或刺激性化学成分会造成消化道穿孔;还有的异物会自己膨胀或者积聚成团造成消化道梗阻。家长在平时如何防止孩子吞入异物,万一发现孩子吞入异物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呢,是不是所有的异物都如此凶险呢?
预防为主
从婴儿开始能握住物体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有吞入异物的危险。那些体积小和颜色鲜艳的物体尤其容易被吞下,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那些可以引起窒息的玩具和带有小零件的物体。孩子生长发育中尚不能咀嚼的食物也会带来危险,比如,给一个没有长出磨牙(俗称臼齿)的儿童食用馒头或者面包等食物会引起窒息和梗阻。孩子在受到惊吓、感到烦躁的时候也会把物体塞入口中吞下。幼儿还会在探索过程中将物体塞入阴道、鼻孔、耳朵甚至尿道和肛门。
因此,预防的工作非常重要,也相当艰巨。
紧急处理和治疗
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已经进入到胃里的异物可以观察等待。食管是异物最容易停留的部位,如果异物停留在食管上端压迫气管呼吸不畅,需要及时取出。如果异物到了食管下端可以等待24小时,观察异物是否能进入胃里,无症状、无腐蚀性的异物可以等待其自然通过消化道。这种“观察性等待”的方法一般被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选择。如果是尖锐的物体停留在食管或者胃里均需及时取出。如果异物通过了幽门,则极有可能顺利的通过整个肠道,但需要严格观察有无不良症状出现。异物通常能在数天甚至数周内从粪便中排出。
取出异物的方法取决于异物的形状、大小、表面材质、停留部位、患儿年龄大小甚至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因此不是每一位患儿都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女孩如此幸运,毕竟纽扣电池是胃镜下面及其难以抓住的物体,而且直径达到了2cm。如果进入到了肠道引起梗阻的异物则只有手术才能取出。
总结
△对于吞咽异物,重要的还是预防,远离危险;
△虽然要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X线或者CT是有效的判断异物停留的位置最好检查手段。大部分异物含有金属因此MRI(核磁共振)并不适合检查;
△已经通过食道胸廓入口段的硬币通常可以顺利排出;
△含重金属、腐蚀性物质、大于等于2块的磁铁等异物需要及时取出;
△大多数异物可以允许等待起自己排出体外。
本文是孙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