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伟成
陈伟成 主任药师
医生集团-上海 药剂科

过敏性疾病的现代中医辨证

973人已读

1.概述

狭义的过敏反应主要指Ⅰ型超敏反应,也称速发型或IgE介导型变态反应。针对过敏各环节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已较全面,但其作用靶点局限、作用时间短、易引起不良反应、易产生耐受性等。特别是过敏性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无法根治,须经常性用药。易造成患者用药依从性差,控制不理想。而传统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是多靶点、作用持续时间长,可一定程度上弥补用化学药的不足。近年已有不少人用中医药方法来治疗过敏性疾病,并已取得显著疗效。

2.传统中医对过敏的认识

一般认为该病之总病机为外邪侵袭,正气内虚或秉赋不足,内外合邪所致,即本虚标实。外邪为风、寒、湿、热,内因则主要责之于肺、脾、肾虚弱。有人认为应从风论治(外风侵袭或脾虚生风);有人认为过敏的发生阴虚为本,风动为标,应以养阴祛风、益气扶正为治疗纲领;也有认为肝脏功能与风邪致病密切相关,提出“季节性过敏性疾病可从肝从风论治”,应调肝养血,理气祛风。

3.本人对过敏性疾病中医辨证的认识

由于中医是从表象来推理病证,容易将致病机制不同而症状相近的疾病归为一类,用相同的辨证方法治疗,效果或好或差;有时为了对辨证相近而发病机制不同的疾病都有效,会应用过多针对性不强的药味,以求全覆盖。例如,中医容易将发病机制不同的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和过敏性紫癜混淆,往往会同时应用治疗两种疾病的药。

作者发现由风寒之邪所引发的一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如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哮喘、皮肤瘙痒、丘疹、胃肠隐痛、大便溏泻等与过敏表现的症状相似,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2020修订版)上的相关疾病对应,如感冒、鼻鼽、梅核气、咳嗽、哮喘、瘾疹、胃络痛、泄泻等病,病因相关证候有风寒袭表、风寒束表、风寒袭鼻、风寒袭咽、风寒袭肺、风寒犯胃等证,其它可能相关的证候还有风寒束肺、寒邪犯胃、风痰恋肺、气虚感冒、肺虚感寒等证,而除此以外的其它疾病都没有这些症状表现。同时,湿、热引起的症状也与过敏无关。因此,可以认为过敏性疾病应包含在由风寒之邪引起的疾病之中,也可以说过敏性疾病由风寒之邪引起,证候属外感病之风寒表证

4.过敏中药治疗方法分析

目前使用的中药组方有过敏煎(防风、柴胡、乌梅、五味子)、玉屏风散【《究原方》:防风、黄芪(蜜炙)、白术】、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五味子、半夏(洗)】等,一些中成药,如辛芩颗粒、香菊片、清喉利咽颗粒、哮喘宁颗粒、珠贝定喘丸、消风止痒颗粒、肤痒颗粒等,其适应症已包括了部分过敏性疾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组方或成药的主要成分都包含辛温解表药,正好对应了过敏属“外感病之风寒表证”的观点。各组方中除了辛温解表药,一般还会包含一些具有辛凉解表、祛痰、止咳平喘、清热等作用的药材,一方面有对症作用,可能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另一方面可纠正辛温解表药温热过度可能产生的“伤阴”等相关不良反应。

5.辛温解表药抗过敏作用机制

小青龙汤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儿茶素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致肠管收缩,小青龙汤药物血清冻干粉对致敏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织胺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青龙汤可逆转过低的Th1/Th2比值,小青龙汤可以减少鼻粘膜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还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卵白蛋白(OVA)-sIgE浓度,且均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紫苏全草提取液抑制DNP(二硝基苯酚)-IgE和总IgE的产生,紫苏糖肽(Pe-GP)抑制组胺释放和蛋白激酶C活性,紫苏叶对花生四烯酸和唑酮诱发的耳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桂枝水溶性成分可在抑制IL-4、促进IFN -γ、IL-18释放、纠正Th1/Th2失衡、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IgE生成及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多个环节起抗过敏作用,桂枝所含的原花青素和儿茶素具有较强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鹅不食草挥发油可抑制组胺的释放,对豚草花粉诱导的豚鼠过敏性鼻炎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也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效应。辛夷挥发油可降低IL-4水平,调整Th1/Th2失衡,也可阻止粘附分子ICAM-1在炎症部位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高表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

很多辛温解表药含有木犀草素,其可剂量依赖性抑制RBL-2H3肥大细胞脱颗粒。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分析,荆芥-防风药对中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TNF、JUN、IL-4等81个靶点及PI3K/AKT、MAPK、Toll样受体等主要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过敏作用。

6.讨论

由于现有化学药在控制过敏性疾病上的不足,加之过敏原难以隔绝,对过敏的控制率较差,一般不超过50%。利用中医药多靶点、作用持续时间长的优点来治疗或合并治疗过敏性疾病不失为一种较优选项。利用辛温解表药来抵御外邪引起的过敏症状可取得显著对症之疗效。若针对肺、脾、肾虚等内因作进一步调理,应能获得较长期的疗效。

陈伟成
陈伟成 主任药师
医生集团-上海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