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耀科普|腰椎滑脱是什么?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很多人一提到腰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殊不知腰椎滑脱也是临床上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且缠绵难愈,影响生活质量。

一、什么是腰椎滑脱?什
腰椎滑脱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脊椎滑脱有5种类型包括:发育不良,峡部裂,退行性病变,创伤性病变和病理性病变。其中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群,常见于L4~L5脊椎段,占总发病人群的60%以上。在退行性脊椎滑脱症中,椎体的前滑是由于正常老化过程中发生的脊柱退行性变化引起的。
退行性腰椎滑脱可能伴有椎管狭窄,椎管狭窄会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疼痛沿腿向下蔓延)。
二、腰椎滑脱的原因
腰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引发的。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主要有5种情况。
(1)先天发育不良:由于骶骨上部或腰5椎弓缺损,从而缺乏足够的力量阻止椎体前移的倾向,使其向前滑脱。
(2) 关节突的峡部异常引发滑脱:峡部异常可有峡部疲劳骨折,峡部急性骨折;及峡部的延长。
(3) 退行性变:由于长时间腰椎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小关节发生磨损。退行性改变,使之呈现特殊形态,关节突变得水平而逐渐发生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倍。多见于腰4,其次为腰5。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密切相关,
- 重力和姿势性肌肉会使腰椎滑脱改善或变得更糟。
- 体重的增加增加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风险,因为肥胖增加了腰椎的负荷。
- 关节突关节的定位及其缺乏支撑。
- 腰椎椎间盘的倾斜。
- 关节松弛。
- 肌肉不稳定或肌肉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保持稳定。
- 较低的髂前上棘间线(连接两侧髋骨最高点之间的连线,女性通常穿过L5)
(4) 创伤性:创伤引起椎弓、小关节峡部等骨折,由于椎体前后结构的连续性破坏,发生滑脱。
(5) 病理性骨折由于全身局部病变累及椎峡部上下关节突,使椎体稳定性丧失发生椎体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可以由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般磨损和撕裂引起,例如腰椎间盘高度的降低,从而导致脊柱变得不稳定。
这张图片显示了腰椎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的:

三、腰椎滑脱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症状
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疼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症状。
3)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5)下腰痛:多在20岁以后出现,为最常见的症状,可向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有滑脱椎棘突压痛、左右椎挤痛及腰后伸痛。
2.体征
腰部检查可见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也可因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椎变直。腰椎活动受限,前屈时疼痛经常加重。患椎棘突处压痛,可触及上一个棘突前移,而致局部形成台阶感。坐骨神经受损的体征常不肯定,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累体征,如拇趾背伸无力,足背痛觉下降,跟腱反射减弱等。如滑脱严重,可因马尾神经受累而出现膀胱或直肠括约肌障碍。
早期峡部裂患者可以无症状,而在X 线检查中无意发现。
四、滑脱程度如何划分?
(1)滑椎的程度多采用Meyerding分级。Meyerding分级利用侧位X线平片对滑椎的程度进行了划分,主要是基于滑椎的椎体对应其下一椎体滑移的百分比。
- I?度滑椎小于25%
- II?度滑椎介于25%-49%之间
- III?度滑椎在50%-74%之间
- IV?度滑椎为75%-99%
- 如果椎体滑移至下一椎体水平以下则为V度,即滑脱

(2)对于滑椎程度的分级有多种,如滑移角度、骶骨倾斜角、矢状面旋转度、改良Newman法。
五、诊断
1.临床表现
2.X线片:
- 侧位片:了解是否有滑脱,滑脱的程度,
- 斜位片: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峡部裂?
- 动力性拍片:即腰部过伸屈位拍片,判断出腰椎不稳定的程度。
3.CT、MRI:明确是否合并椎管狭窄及椎间盘突出等并发症。
六、治疗
1.保守治疗
- 指征:滑脱程度较轻(小于25%);症状、体征不明显;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 方法:热敷、理疗、NSAIDs;减少负荷、减轻体重;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加腰椎稳定性;腰围或支具。
缓解腰椎滑脱的运动
在开始下面的任何练习之前,一定要缓和你的疼痛症状
练习1:腹式呼吸法
- 首先仰卧,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 当你吸气时,腹部肌肉收缩,肚脐向下向地板靠拢
- 在保持1-3秒,然后呼气,让你的下背部离开地面
- 再重复动作中的呼吸动作
- 目标重复10次

练习2:腘绳肌拉伸
- 用绳子或毛巾钩住你的脚。
- 平躺在地板上,将绑带的腿(膝盖先弯曲)拉向胸部,形成90度角,另一条腿伸伸直。
- 慢慢地将绑带腿伸直,同时用手握住绑带。
- 慢慢应该感到你的大腿后部伸展了一下。
- 保持20-30秒,重复3次
- 小贴士:如果你没有毛巾或皮带,你可以把你的手勾在你的膝盖上,然后把你的腿向后拉向你的头部。

练习3:膝盖对胸运动
- 躺在垫子上,膝盖弯曲,脚平放在地板上。
- 双手抱住膝盖,使膝盖靠近胸部。
- 保持这个姿势15到20秒。
- 然后放松,慢慢地把腿放低到起始位置。
- 这个伸展动作重复3次。

练习4:死虫式
- 仰卧,双臂向天花板伸展。
- 把你的臀部、膝盖和脚抬高到90度(脚离地)。
- 呼气,把你的胸腔往下压,把背放平,支撑住你的核心。
- 然后同时伸展你的左腿和右臂-保持1-3秒的伸展姿势。
- 保持你的腹部和臀肌绷紧,将左腿和右臂恢复到起始位置。
- 另一侧重复同样的动作(右腿和左臂)
- 两边交替做10次。

练习5:游泳
休闲游泳,在肩膀以上的水中站立或行走是一种低冲击的活动,水的浮力可以帮助支撑身体的重量,减少腰椎上的压力(在水中拉伸脊柱),这可以减少疼痛。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
方法:减压、脊柱融合、复位固定。
目的: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加强腰椎稳定、 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手术方式、步骤:
椎管减压:是否减压决定于有无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滑脱复位: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及
植骨融合:内固定物是暂时的,植骨自身骨性融合才能保持持久稳定;
七、自我防护
1、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跳高、跳远、从高处往下跳等反冲性强的动作。
2、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避免腰部过度负重, 防止过度劳累;
3、注意腰部保暖,防潮湿;
4、进食含钙高、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
5、减轻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