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膝盖“零件”多 找准问题,远离膝痛
年纪大了,膝关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些问题,可能是上下楼梯关节不适,可能是晨起膝盖僵硬疼痛,也可能是膝关节反复肿胀,又或者出现“咔咔”声,有摩擦感……别以为这是“年龄大了的自然现象”,疼、 肿、响其实是膝盖发出“病”了的信号。但这块方寸之地里 “零件”可多了,包括:骨头、软骨、半月板、滑膜、韧带及肌肉等。只有搞清楚哪个“零件”出了问题,才能及早对症治疗。
一、不同痛法 问题不同
膝盖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膝关节疼痛,而且很多膝关节疾病的症状还会交叉重叠。哪个“零件”痛,怎么个痛法,对应的问题不尽相同。以下6种是较为常见的膝盖疾病,在此仅供参考。如果要明确诊断,当然还要在医生的诊室里进行。
1. 运动负重后痛
症状:膝盖前侧下方出现明显的压痛,触摸检查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有肿胀、钝厚的变化。
病因:韧带水肿的信号。
2. 只在早晨痛
症状:早晨刚醒,膝关节一弯曲或开步就会疼痛,但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又会渐渐消失。
病因: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3. 稍微弯曲就痛
症状:上下楼梯、爬山、蹲马步时,膝关节某个固定位置刺痛、酸痛或酸软使不上劲。
病因:髌骨或关节软骨损伤。比起上楼梯,下楼梯时疼痛更厉害,很可能是髌骨受损。
4. 固定位置痛
症状:运动中发生膝关节扭伤(甚至一个不经意的小伤),膝关节内侧或外侧某个固定位置疼痛,按压时疼痛更加明显。
病因:半月板损伤。
5. 不能弯曲
症状:膝关节突然出现“交锁”症状——即在行走、下蹲等活动中,膝关节突然像卡住一样不能活动,并伴有明显疼痛。
病因:软骨损伤后的游离体或半月板损伤。
6. 像气球鼓起
症状:膝盖肿胀,像没充满气的气球;皮肤发红;膝盖不能活动,被“卡”住。
病因:关节积液,如果有关节炎,症状会加重。
二、远离膝痛 养好习惯
膝盖的使用寿命大约为五六十年,超过这个年限,各种关节疾病就会接踵而来,除外及早就医,更要养成好习惯,延缓关节问题的出现。
1. 好习惯一:会运动
最推荐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是游泳。游泳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不仅能促进关节滑液分泌、加强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力量,还能提高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好习惯二:要保暖
膝关节脂肪层薄,保暖能力差,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寒凉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或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所以关节疾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
3. 好习惯三:多补钙、少喝酒
预防骨质疏松,多吃富含钙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蛋类、豆制品、芝麻酱等。还要限酒,长期饮酒可能导致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4. 好习惯四:避免过度负重与损伤
强力负重(搬重物、自身肥胖)都可能增加关节面压力,伤害软骨、肌肉、韧带。所以,建议患者积极减重,避免重体力劳动且注意防护。
5. 好习惯五:重视症状早治疗
拿关节炎举例,若早期忽视诊治或中断治疗,会导致病程进展快速,后期病情反复发作,出现关节畸形与活动障碍。所以频繁发生关节问题时,要及早就医,不耽误治疗黄金期。
本文是饶志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