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膀痛,就要多活动吗
杨阿姨曾经搬东西别了一下右肩膀后疼痛,去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肩袖损伤。经过保守治疗已经一年多没怎么痛了。可最近,杨阿姨在打扫卫生抬手去扫柜子顶时,突然觉得右边肩膀特别痛。当天休息后疼痛有些缓解了,也没有红肿等症状,可后面几天穿衣、梳头等动作时肩膀还是酸胀疼痛,有点举不上去。邻居阿姨告诉她要多活动的,不然手就再也举不上去了。张阿姨每天忍着疼痛尝试拉“吊环”、“爬墙”、“抱头”和“摸背”等方式进行锻炼,每次运动后疼痛反而加重,连穿衣、洗澡等都出现困难,甚至影响睡眠。这下张阿姨慌了,在医院朋友的推荐下,找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关节外科饶志涛主任,经进一步检查诊断,确定为“肩袖撕裂”,相比1年前损伤严重了,需要微创关节镜手术修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饶志涛主任告诉她,肩袖损伤和肩周炎在大家看起来很像,但两者的治疗差别很大,如果错把肩袖损伤当成肩周炎,盲目肩关节锻炼,很可能加重病情。
首先,要明确的是,肩膀疼痛未必就是肩周炎(医学术语叫做冻结肩)引起的。据饶主任介绍,引起肩痛的病因有很多,真正 “肩周炎”只占约10%-15%,而肩关节内骨刺(或钙化)和肩袖损伤撕裂引起的肩痛,占老年肩关节疼痛原因达80%。肩周炎人群在50岁左右,俗称“五十肩”,表现就是肩痛剧烈,关节僵硬打不开,连梳头、刷牙、穿衣等日常动作会困难,采用吊环、爬墙等方式进行锻炼,配合理疗和关节内注射等方法,一段时间后疼痛、僵硬也慢慢缓解。而更为常见的肩袖损伤撕裂,表现往往可以抬肩,但抬肩过程中会引起疼痛,疼痛症状有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剧的特点,不易好转,这是该病最明显的表现;常见于猛烈提拉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以及长期从事羽毛球、游泳、家务打扫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的人群。因此,肩关节疼痛治疗关键在于明确诊断,确诊需要磁共振检查。找准病因,对应不同的运动锻炼方法,不合理的锻炼很容易造成病变的加重。
其次,肩袖损伤急性期最基本的治疗是休息、制动。急性期应停止肩部运动,并用肩部悬吊固定带保护,尽量不要把手举过头顶。症状轻微、撕裂范围很小的肩袖损伤一般可以先行保守治疗,包括缓解疼痛和有保护下的功能康复。缓解疼痛可以采用口服、外用抗炎镇痛药物(如洛索洛芬、塞来昔布等),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利多卡因等)。进行适度的肩部功能训练,以减轻损伤后的炎性粘连,维持关节活动度。最简单的训练方式:托着伤侧手肘进行肩关节的钟摆训练和抬举训练,并且避免患肢举过头,2个月内肩部不要承重,切不可暴力活动,避免肩袖损伤的撕裂范围扩大,3个月时进行磁共振复查,判断肩袖的修复状态,并可逐步肩关节主动功能康复,增加肩部肌肉力量。撕裂范围小的肩袖损伤患者,大约50%可经保守治疗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肩部功能。
最重要的是,经保守治疗无效,不可一味拖延,肩袖撕裂口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选择保守治疗需要在关节外科或运动医学专科医生随访评估。肩袖是承受一定张力的组织,如果经3-6个月保守治疗症状不能缓解、复查核磁共振显示肩袖撕裂范围增大,是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的。目前,绝大多数的肩袖损伤可通过微创关节镜手术进行修复,同时可对肩关节内的骨赘、钙化组织或增生的滑膜一并进行清理,创伤小,恢复快。
本文是饶志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