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胆囊腺肌症的三种类型...
收藏!胆囊腺肌症的三种类型...
超声医师之家 2021-10-03 20:08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声技术与诊断 ,
胆囊腺肌症(GAB),也称腺肌瘤病,腺肌憩室症、腺性增生性胆囊炎等,较为少见,是一种以胆囊腺体、肌层慢性增生,同时伴有黏膜上皮陷入肌层从而形成罗-阿窦为特征的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且多见于中老年女性,Aldridge等于1990年曾提出胆囊腺肌症可能属于癌前病变,而临床上发现胆囊腺肌症的患者多建议其手术治疗,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临床表现
胆囊腺肌症的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等,以进食油腻食物为其发作的诱因,其症状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因此并无特异性。
分型
根据病变累积胆囊壁的范围可分为:弥漫型


节段型

图片来源:梅田纯子.他:消化器病诊疗,第二版,医学书院
弥漫型:表现为胆囊壁弥漫型增厚,壁内面不光滑,出现凹凸面,且胆囊壁内腔狭窄,壁内可见罗-阿窦;
局限型(基底型):病变仅累及胆囊底部,表现为胆囊基底部呈帽状增厚;
节段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向胆囊腔内凸出,形成“三角征”形态。
超声表现
超声是胆囊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之一,低频探头下发现胆囊壁病变后,可以考虑换用高频探头更清晰显示病灶。
胆囊腺肌症的共同超声特点为胆囊壁节段性或弥漫型增厚,壁内可见囊状无回声区(罗-阿窦),增厚的胆囊壁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根据不同病灶类型,其可有以下特征:

图 罗-阿窦(来源:Ultrasoundcases.Info)
弥漫型: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内壁不平整,出现凹凸面,胆囊腔狭窄,增厚的壁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区,部分可伴有细小强光点伴“彗星尾”征。
局限型(基底型):表现为胆囊底壁部局限性中低回声结节,呈锥形或帽状,其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
节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凸出,形成“三角征”,胆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胆囊。

图 节段型胆囊腺肌症(来源:Ultrasoundcases.Info)

图 节段型胆囊腺肌症(来源:爱爱医超声)

图 弥漫型胆囊腺肌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