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儿童血压高查查肾动脉)
洛阳4岁女孩畔畔已经3天没有小便了,还出现了胸闷气短、烦躁不安、头痛等症状,畔畔的父母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患儿已经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才4岁的孩子怎么就得了肾衰竭?
4岁女孩3天没有小便
检查发现肾功能衰竭
医生询问病史了解到,畔畔前段时间出现了肺部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肺炎时查出孩子的血压有些高。不过当时畔畔的父母一心想着把孩子的肺炎治好,就没有过多关注孩子高血压的问题。
为了查明原因,医生建议畔畔做肾脏的增强CT扫描。扫描结果发现,畔畔双侧肾动脉起始处的血管有些狭窄。原本直径5毫米的血管,现在最窄的地方仅1.4毫米,而这正是导致畔畔血压升高出现肾衰竭的罪魁祸首。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的主干或分支狭窄,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
儿童肾动脉狭窄通常是由肌纤维发育不良或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其中女孩居多。只要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血管重新通畅后,高血压即可被治愈,肾功能减退可逆转。
手术“撑开”
狭窄的动脉血管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就是治疗。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医学&血管肿瘤科的医生王菲和胡靖为畔畔实施了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将她狭窄的动脉血管“撑开”。

由于发现得及时,并且内科重症室第一时间给畔畔进行了透析,患儿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恢复也比较快。没过几天,畔畔的尿量就由原来的几乎无尿(10毫升)变为现在的200毫升,再到1000毫升。
术后第3天,孩子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后顺利出院。
有研究表明,血管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比开放手术具有更高的疾病缓解率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功能改变,血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控制血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肾功能。如今血管介入治疗也被当作治疗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

本文是张景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