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宏文
主任医师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眼科
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屈光变化
463人已读
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是远视的,随着年龄增长和眼球的发育而逐渐变化的。具体变化一般如下:
1岁: ≥0.2,+2.50~3.00 D。
2岁: ≥0.4,+2.00~2.50D。
3岁: ≥0.6,+1.50~2.25D。
4岁: ≥0.8:+1.00~2.00D。
5岁: ≥0.9,+0.75~2.00D。
6-12岁:≥1.0,+0.50~2.00D。
屈光力-镜片度数:1D=100度。
不同视力:0.1=4.0,0.2=4.3,0.3=4.5,0.4=4.6,0.5=4.7,0.6=4.8,0.8=4.9,1.0=5.0.
幼儿眼球壁软,角膜容易变形,多少会有点散光。大约3岁内<100度,3~4岁<50度,4~5岁0~25度。≥5岁散光度数应该为零。
可以参照这个标准,看看自己的孩子视力是否偏离正常的范围。小于这个远视屈光度就是远视储备不足。容易发生近视。
由于孩子的调解力很强,大约1000度左右,所以,孩子不表现为远视。不但远视力好,近处也能看清楚。
又由于一定量的调节总是伴有一定量的辐凑,所以孩子容易出现调节性内斜视。
反之,远视度数大于相应年龄应该具备的储备值,也应该配镜戴镜,但要注意留有孩子应该具有的远视度数。
本文是张宏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