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阳阳 三甲
张阳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生殖中心

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

169人已读

针对于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临床上现在采用控制体重、二甲双胍、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生长激素(GH)以及中药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着床率,但目前临床工作中尚未得出合理规范的治疗子宫内膜低容受性的方法。

1、控制体重

生活方式干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来说,应以减重为目标,采用 “饮食+运动+认知行为”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PCOS的女性体重降低、IR及高雄激素血症得到改善,降低血清瘦素水平,从而使排卵功能恢复,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对于非肥胖型PCOS患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主要是防止体重增加。

2、二甲双胍

针对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临床上最常用、最安全的胰岛素增敏剂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内胰岛素的水平。因此二甲双胍对 PCOS 患者的排卵率、子宫内膜容受性均有明显的优化作用。常用于PCOS 患者诱导排卵过程中,也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前的预处理。

3、GnRH-a

GnRH由下丘脑分泌,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后者可促进类固醇激素的产生及配子形成。GnRH-a可有效抑制垂体并控制卵巢周期,可使胚胎与子宫内膜发育同步。研究表明,GnRH-a可以通过升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分子生物学标记物、降低LH水平以及增加胞饮突数量等机制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4、生长激素(GH)

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肽类激素。人的子宫内膜存在 GH 受体,它对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代谢及胚胎的种植均有重要作用。GH 作用于子宫内膜的GH 受体,改善子宫内膜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雌、孕激素受体敏感性,协调着床因子间相互关系,可改善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 α 和 β3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的表达,使胚胎易粘附于内膜,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

5、中药

目前中药在改善 PCOS 患者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治疗方面,多以补肾、温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综合进行调理。运用益肾调冲、理气导痰、消脂通络法之助孕汤,改善子宫内膜血供和氧供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张阳阳
张阳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生殖中心